65岁的英达因为与长子巴图的关系再度引发热议。两个亲生儿子却仿佛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小儿子英如镝被他重金打造为“冰球天才”,成为媒体眼中的骄傲;而大儿子巴图却早已与父亲形同陌路,甚至连孙辈也跟母姓。这样的家庭故事,围绕着爱与偏心展开,真相令人唏嘘。
英达与巴图的关系早在28年前就埋下了隐患。作为英达与宋丹丹的儿子,巴图在父母离婚后经历了亲情的巨大断裂。英达不仅拒绝承认巴图的“英”姓,还在一些场合中表现出冷漠态度。据传,当年巴图爷爷去世时,英达竟直言:“我不知道你现在姓什么!”这些行为让本就敏感的孩子心理受到巨大冲击。而如今巴图的两儿子随母姓宋,彻底与英家“断了关系”,不少网友对此调侃:“英达的‘不认子’,换来的是孙子也‘认不了祖’。”

如果说巴图的童年是疏远父爱的痛苦缩影,那么小儿子英如镝则是父亲偏爱的焦点。英达对英如镝可谓倾尽全力,从小便带他接触冰球运动。为了培养儿子,英达不仅充当司机、保姆,还自掏百万建私人冰场,甚至将英如镝送到美国接受专业训练。如此“砸钱教育”终于让英如镝在18岁时签约职业俱乐部,成为中国冰球领域的明星。对于英达的这些用心,有人称赞他是“无私父亲”,也有不少人质疑他是否对巴图太过冷漠。

巴图却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小时候的他曾多次尝试与父亲亲近,却屡屡遭到冷漠回应。小时候想让父亲陪玩,英达拒绝;长大后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英达依然没有改变态度。甚至在爷爷去世时,巴图也没能出现在葬礼上。宋丹丹曾公开怒斥英达:“你可以表演慈父,但不要伤害我儿子!”或许正是继父赵玉吉的关爱,让巴图逐渐从父爱的缺失中走了出来。巴图如今对英达的态度也很平静:“我不恨他,但也不会主动联系。”这句话虽平淡,却透露出深深的疏离。

近年来,英达似乎开始尝试挽回这段破裂的亲情。巴图结婚生子后,他多次表示希望孙子能“认祖归宗”,甚至向外界释放出想要修复关系的信号。然而,宋丹丹的一番回应直接让英达的晚年想法落空:“想认孙子?下辈子吧!”巴图的生活早已与英达无关,他对继父的感情甚至超越了血缘,称赵玉吉为“真正给我父爱的人”。至于英如镝,也在面对相关问题时选择冷淡回应:“我们各走各的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母的偏心教育是家庭关系的毒药。巴图的童年因为父爱的缺失,性格变得敏感而自卑,甚至一度被宋丹丹描述为“废物学生”。虽然这些批评是出于激励,但对孩子的成长却并不友善。反观英如镝,父亲的全力支持让他在事业上充满自信,却也因“啃老”问题招来质疑:他成功的背后到底多少是来源于自己的努力?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带来的结果却有着相似的争议。

英达与宋丹丹的这场失败婚姻,不仅让两人决裂,也让孩子成为牺牲品。成年人的恩怨被转嫁给了下一代,导致巴图从小就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爱。好在母亲与继父的关爱填补了部分伤痕,让他最终走向释然。然而,这份释然并不代表亲情可以重建。就像血缘关系并不等于亲情一样,晚年的英达也只能面对自己曾经选择的代价。

这段家庭恩怨之所以引发关注,不仅是因为明星光环,更是因为它映射了无数普通家庭的故事。如何在亲情中找到平衡,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课题。而英达的晚年生活是否真如外界所说“凄凉”,或许并不是重点。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亲情在权衡爱与偏心时,如何避免伤害,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公平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