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毛主席评价最高的一场仗,多次以少胜多,堪称经典!

正如历史说 2024-07-03 17:40:39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并且发展态势之迅速,战场规模之宏达,均超出了国共两方的想象。

这一仗也成了蒋家王朝覆灭的丧钟,造就了战神粟裕的美名。

就连毛主席都对淮海战役的发展之快,成果之大感到吃惊,并且给了淮海战役非常高的评价。

那么,这场直接扭转了国共双方力量的战役,究竟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呢?

一向喜欢诱敌深入,打游击战的我军,又是怎么下定决心,要在淮海战役直接和对方决战呢?

淮海战役的大背景

其实,到了1948年中旬,解放战争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在向我党倾斜了,在淮海战役开打前,蒋介石在山东和陕北组织的“重点进攻”均以失败告终,而蒋介石本人也陷入了迷茫之中。

因为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齐开花,豫东战役又给了国民党一记重拳,再加上刘邓、陈粟大军的日益逼近,蒋介石感到压力巨大。

同年9月,我党成功攻破济南,这也是我党首次攻克国民党如此重兵防守的大城市,同样对国民党的信心打击巨大。

济南战役后,蒋介石也彻底没了精气神,就连美国也开始对蒋介石持悲观态度。

因为正面战场国民党一直打不过,现在就连济南这种重镇都守不住,的确有全盘崩溃的态势。

为了挽救解放战争的颓势,蒋介石在检讨会议上提出:“东北求稳定,华北求稳固,西北求扩张,而华东华中则要加强进剿。”

至此,蒋介石已经从全面进攻逐渐转为防守的态势。

毛主席和粟裕都敏锐的认识到,和国民党的决战就要到来了。

在刚刚解放济南后,粟裕大将就发电中央军委,请求进行淮海战役,力求歼灭华东、华中的国民党军,彻底奠定华中战场的胜势。

中央军委在9月25日复电:“我们认为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就这样,淮海战役这场超级歼灭战的蓝图,就这样确定了。

而另一边的国民党,面临接连的战败,也开始向徐州方向收缩兵力,虽然国民党贪腐,但蒋介石手底下不是没有能人,也不是都不会打仗。

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也提出了“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州。”

徐州也是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最后屏障,只要徐州丢了,南京就等于是空城。

而且,此时的华中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隐隐有在江淮地区会合的态势,所以蒋介石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部署。

国民党内一共讨论出了两个方案,分别是集中兵力在津浦铁路周围进行防御,并且固守徐州,寻找机会和解放军进行大决战。

第二个方案则是直接退守到淮河地区进行防御。

虽然最终蒋介石摇摆不定,直到淮海大战开打也没有明确到底怎么打,但从结果来看,蒋介石还是选择了固守徐州。

有意思的是,蒋介石本来想让白崇禧担任这次战斗的总指挥,但白崇禧却觉得此时国民党的劣势太大,而且排兵布阵也不行,直接拒绝指挥。

老蒋恨得牙痒痒,但也没人可用,他唯一信任的杜聿明,此时正在东北一个头两个大。

最终,蒋介石把指挥权交给了“猪将军”刘峙,这也客观导致了淮海战役国民党的大败。

可以看出,在淮海大战爆发前,蒋介石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解放区处处开花,胡宗南和杜聿明都在前线,而且节节败退,蒋介石连个能用的心腹都没有。

而且,淮海战役蒋介石压上了最后80万精锐,这也就意味着,这也是国民党和我党最后一次的大规模会战。

如果这次蒋介石输了,那真的可以卷铺盖下台了。

但此时,国民党的人数依旧比我党多出20万,而且华东野战军还是疲兵,我们又是如何打赢这场淮海战役的呢?

大开大合大歼灭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解放军在这一战中彻底扭转了国共双方的力量,以60万对80万,歼灭国民党军55万,成功奠定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势。

其实,原本中央军委只想在淮海战役中歼灭刘峙,这样一来可以稳固山东的战局,二来可以为之后的决战奠定基础。

但战场瞬息万变,“小淮海”最终打成了“大淮海”,本来歼灭刘峙的作战任务,也变成了歼灭杜聿明、黄百韬、黄维的全部兵团。

1948年11月1日,中原野战军集结了7个总队15万人,配合华东野战军的将近40万人,在国民党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徐州靠拢。

徐州的守将是著名的“猪将军”刘峙,此人胸无点墨,作战更是毫无章法,蒋介石派他上,实属万般无奈之举。

直到11月5日,刘峙才发现解放军正在向徐州方向集结,遂和蒋介石禀报,将徐州周边部队收拢,准备向淮河撤退。

这也正是蒋介石一开始放弃徐州,固守淮河的战术,只不过,刘峙撤的实在是太慢,直接被解放军追了屁股。

11月7日,负责殿后的黄百韬兵团100军83师被我军全歼,黄百韬自知大事不妙,赶紧向周边的李弥协助。

但李弥也是个不不得了的人才,他掏出刘峙的命令:上峰给我们的命令是撤退,并不是救援,哪有回头支援你黄百韬的道理?

不过,蒋介石也不是傻子,在11月10号的时候,他就感觉大事不妙,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将第7兵团彻底合围,如果不去救黄百韬,他就是白死。

就这样,蒋介石电令李弥,邱清泉的13兵团和2兵团,全力解围,务必要救出黄百韬。

而我华东野战军则由三个纵队组成阻援部队,并且和李弥等人发生了激战。

至此,淮海战役已经打成了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不知道蒋介石回想起来,会不会后悔莫及,如果当时果断丢了黄百韬,没准国民党还能多喘两年气。

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淮海战役本就是我军用解放军的大量牺牲,换来了全国提前解放两年,即便是此次大淮海打不起来,以如今的作战节奏,蒋介石也是毫无机会的。

书归正传,很快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就被全歼,黄百韬本人兵败身死,而我党也通过这一战意识到,国民党的指挥存在严重问题,并且各大军团互相掣肘。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将国民党的主力全歼于长江以北。

说干就干,中原野战军兵力开始向黄维兵团靠拢,而黄维的侧翼部队,因为害怕被解放军先吃掉,远远地躲在了后面。

造成的结果就是,国民党部队徐州和蚌埠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歼灭战机会。

11月21日,黄维的12兵团被我军成功合围,随后徐蚌中间的联络被解放军彻底切断。

之后的事自然就不用说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粟裕大将的指挥下大开大合的进行着包围和歼灭,各种围点打援,整个战斗只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

来支援的杜聿明、李弥、邱清泉先后被击溃,黄维最终在双堆集被陈赓以诱敌深入的方式进入了伏击区,最终被陈赓俘虏。

随后,邱清泉也在战场上被击毙,李弥乔庄逃跑,杜聿明被俘虏,淮海战役正式结束。

然而,前线们战士打的虽然漂亮,但淮海战役规模如此之大,补给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常说,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这并不是夸张。

整个淮海战场中,支援我军前线的人民群众高达543万人,运用了大小车辆88万辆,甚至还有担架和挑子宫51万副,以及76.6万头牲畜。

我人民解放军以伤亡13万人的代价,将蒋介石在长江中下游以北的部队尽数消灭,彻底奠定的解放战争的胜利。

66天的时间,整个解放战争的局势被完全扭转,接下来等待蒋介石的,就是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长江,随时准备覆灭南京的反动统治。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以少胜多最明显,战术最复杂,战果最卓著的一场战役。

从今天的上帝视角来看,老蒋在此时接招,的确有些像是昏了头,那么,为何淮海战役老蒋会迎战,并且打成这样子呢?

淮海大战前的国统区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彻底结束,国民党大军全部撤向了长江以南,彻底失去了坐稳政权的能力。

不过,其实此时老蒋在徐州和我军决战,本来就不是上佳策略。

首先,此时我党刚刚拿下山东,老蒋根本没想到,短短的6天时间,华东野战军就会猛扑徐州,发动淮海战役。

蒋介石自认为自己至少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部署,结果就是,守不守徐州都还没确定,解放军就已经开始向徐州行动。

蒋介石本就是被动应战,再加上刘峙根本就不会打仗,打成这样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淮海战役之所以难打,是因为杜聿明、黄维、黄百韬这些人都是老蒋的嫡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即便是指挥再蠢,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都是在线的。

不过,话说回来,老蒋明知道,自己在淮海已经全面处于劣势,为何不像之前那样,直接放弃南京,迁都重庆,“以空间换区时间呢?”

这是因为,早在淮海战役前,国统区其实就已经濒临崩溃了,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国统区现在都是一塌糊涂。

蒋介石看似大权在握,实际上白崇禧等人根本就不鸟他,从淮海战役白崇禧拒绝指挥就能看出,国民党高层已经离心离德。

由于连打败仗,蒋介石的声望更是一落千丈,这也给了后来李宗仁上位的机会。

果不其然,淮海战役打完不久,蒋介石就通电下野,李宗仁接下了这个烂摊子,继续和解放军隔江对峙。

所以,可以看出此时的蒋介石是急需要一场大胜,来坐稳自己的位置的,否则之后无论怎样,这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他大概率都是坐不稳的。

而且,此时国统区的经济已经崩盘,蒋介石利用金圆券收割了国统区人民手中的所有黄金和银元,随后又破发几亿倍,导致整个国统区的经济遭受重创。

商人根本不卖东西,因为到手里的钱一天就要贬值几千倍,百姓大部分也都开始吃不起饭。

这样的国统区,蒋介石还能坐稳几天呢?淮海大战看似是蒋介石又出了个昏招,但实属是无奈之举。

如果蒋介石不打淮海战役,之后他也没能力再组织起这种大规模战斗了。

但如果淮海战役胜了,至少能在政治上给自己加码,让国统区也能看到些希望,不至于迅速崩溃。

所以,淮海战役老蒋虽然不想打,但不能不打,也不能打输,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是蒋介石的最后一战。

果不其然,淮海战役结束后,国统区的崩溃加速,蒋介石自知无力回天,只能通电下野,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往台湾跑路了。

其实,政治和经济都是一个政权稳定的最大要素,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千疮百孔,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程度。

这也就注定了,国民党根本没有能力去打胜仗了。

淮海的大败,不仅仅和我军以少胜多,擅长抓住战机有关,也和蒋介石、刘峙的指挥混乱,以及各个军团各自为战,各有小算盘有着重要关系。

如果国民党上下一心,指挥得当,淮海战役我们必然会付出更大代价。

但是,如果不吃空饷,不躲着看戏,那就不是国民党的军队了,如果国民党的军队真的能上下一体,令行禁止,我们也压根不可能打到徐州来。

这是信仰的问题,是为何而战的问题,也是国民党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我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利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成功淹没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最终建立了红色政权。

我们如今也要铭记淮海战役的光辉历史,记住先烈们的牺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以及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1 阅读:31

正如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