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动物园今天40岁,保育员讲述各种幕后故事

武汉发布 2025-02-20 19:28:18

1985年2月20日,农历乙丑牛年大年初一,承载着保护野生动物、科普、科研等使命,军民共建而成的武汉动物园在墨水湖畔“扬帆启航”。从此,武汉伢心中有了一个“武汉动物园”,一代传承一代,成为一座城的历史标签。

寒来暑往40载,墨水湖畔的这块半岛,已集合五大洲160种1400余头(只)动物。

2月20日,是武汉动物园开园40周年。咱们来听听保育员们讲述那些有欢笑也有泪水的幕后故事:日夜陪伴做手术的东北虎,信任成就了非洲象的成功繁殖,与黑猩猩斗智斗勇……

温柔的王利红给黑猩猩喂食、交流

熊家炳训练丹顶鹤。武汉动物园供图

保育员李万利轻抚小象

焕新归来后的武汉动物园,生态宜人

抢险 鸵鸟的喙缠着夺命塑料袋

17日中午,园内非洲区鸵鸟的家门口游客众多,保育队队长张建新朝鸵鸟区习惯性地扫视了一番,“糟糕!有只鸵鸟的喙上缠着塑料袋,又是游客投喂惹的祸。”

张建新迅疾摘下树叶又爬上栏杆,引诱那只鸵鸟过来,可其他鸵鸟争相来抢。情急之下,他打开围栏门,引导其它鸵鸟去另一个活动区,只剩他和那只危险的鸵鸟。来不及迟疑,他直面鸵鸟,一手握住它脖子,一手从它口里夺出白色塑料袋,2秒解决!

正当他出来时,那群不知情的鸵鸟过来讨说法,他赶紧后退到有栅栏的安全区缓缓,并趁机给现场游客科普文明游园。“夺塑料袋,必须果断!牌子上提示‘莫投喂’,鸵鸟吞食塑料袋就没命了。”

同样的抢险画面,也出现在非洲象“申申”出生之时。当时,非洲象妈妈“阿南”用腿给它的宝宝除胎衣时,一不小心将它踢到了水坑里。保育员李万利果断上前先安抚焦急的“阿南”,待其情绪缓和下来后,他和同事们合力将小象从水坑里抬了出来,而这一切都在“阿南”的注视之下完成。“‘阿南’对我的充分信任,我才有十足把握抢险成功。”这深深的信任,源于从1997年阿海阿南这对非洲象来园后,李万利就一直是它们朝夕相伴的“保姆”。

呵护 好几只东北虎活到20多岁

张建新在该园与动物们打了36年交道,陪伴狮虎的日子最多,最难忘的是东北虎“红红”生命的最后时光。

张建新回忆,2018年8月“红红”患乳腺癌做手术,术后3个月,他和保育团队24小时陪伴。“红红”因身体虚弱、咬合能力下降,他们将肉切成细条喂它,看着它的伤口一天天愈合,精神状态变好,保育员们很欣慰。动物不会说话,但它有灵性,3个月后“红红”重回户外活动场,张建新呼喊它的名字时,它会用眼神和行动柔情地回应。遗憾的是,因为癌细胞扩散,“红红”于2019年2月份去世,生命停在了22岁,但手术还是延长了它半年时光。

令张建新和团队骄傲的是,东北虎“友友”和“莉莉”也在他们的呵护之下活到20多岁,可谓寿终正寝,“人工饲养环境下,东北虎活到20多岁比较罕见。”张建新说。

呵护,也在日常的细微点滴。本周一,武汉天色阴沉,该园后勤工作人员碰见李万利,关切问道:“老李,今天咋没放大象?”李万利解释道,阴天有风,冷。气温高低是一方面,还要看是否有阳光,要考虑大象的体感温度。气温哪怕低,有阳光,还是可以短时放风的。

陪伴 与黑猩猩温柔地斗智斗勇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5年9月底至2016年5月举行,丹顶鹤放飞表演闪耀全国:一声哨令起飞,两声哨令回归,30只丹顶鹤似仙鹤起舞。而哨令的发出者,就是该园保育员熊家炳。

不怕它们飞走了?“2年的朝夕陪伴,关心疼爱它们,照顾它们的情绪,它们害怕时要轻柔地鼓励,总之要打开动物的心灵之门……”熊家炳道出一切尽在掌控的秘诀。

熊家炳在动物园工作40年,陪伴老虎狮子也有他的独门秘籍,“要比它们强,更要对它们好。”

与此有同感的是黑猩猩保育员王利红。从1999年来武汉动物园,她陪伴最多的就是黑猩猩,目前黑猩猩贝斯4岁多、小乔2岁多,“黑猩猩很聪明,要对它们好,也要跟它们斗智斗勇。”

王利红回忆,小乔刚来园时还需要喂奶,从一天8餐、6餐、4餐到目前的3餐,1岁以前都是24小时陪伴,“贝斯吃饭挑食,不愿吃的扔地下,捡起来再给它吃,它下次就往下水道里扔。”王利红语气温和,却硬是凭着耐心帮贝斯慢慢改掉了坏习惯。

王利红接近退休年龄,令她欣慰的是,新来的一批年轻保育员,素质高,上手快,与黑猩猩相处融洽。

守候 希望实现非洲象二胎的小目标

“元月14日,阿拉伯狒狒家族又喜添一小公子。”张建新乐呵地和同事们分享喜讯,但幸福的烦恼是,自阿拉伯狒狒家族入住至今,生的4个娃都是公子,而且当爹后的阿拉伯狒狒长得更威风了,那银色毛发像是披上了银色披风。

熊家炳仍坚守他热爱的事业——丹顶鹤繁殖。他手机里的照片多是记录丹顶鹤的繁殖状态,哪一天下蛋、哪一天出壳,“同时下两枚蛋时,要等出壳8-10天,就要将两只小丹顶鹤分开,爹带一个、娘带一个,否则有一只就会被另一只消灭。”熊家炳说这就是无情的自然法则,需要人工适时干预,成果是每年都有繁殖,最高时一年有8只。

在动物园工作40年的李万利,依然陪伴在非洲象一家三口身旁,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是否健康、开心,“希望实现非洲象二胎的小目标。”

细致呵护,温柔陪伴,果敢抢险,一直守候……这些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让武汉动物园的40年时光奏响了生命的礼赞。

光荣与梦想

1982年2月,武汉动物园建设被列入武汉市“六五”计划,并定为十件大事之一。

1984年10月,开启声势浩大的军民共建武汉动物园大会战,历时100天;1985年2月20日,武汉动物园建成对外开放。

1985年3月5日,2只金丝猴到达日本犬山市展出,时间3月到6月。

1987年7月,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将武汉动物园列为“全国八大动物园”之一。

1999年4月,37岁大熊猫“都都”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世上最长寿大熊猫”称号。

2022年6月,非洲象“申申”出生在武汉动物园,开创华中地区非洲象自然繁殖成功先河。

2023年9月28日,改建后的武汉动物园焕新上线。

2025年2月20日,武汉动物园40岁,正青春。

保持青春的秘笈是啥?如何让青春更永久?该园副园长赵静深有感触地说:“动物园是生命的博物馆,也是科普园,而实现这两大目标主要靠保育员日复一日爱的灌溉,细致观察,周到陪护,动物才会健康有活力,并能自然繁衍生生不息。”

该园负责人余钢表示,改建焕新后的武汉动物园软硬件设施齐上新,一批大学生力量(研究生占一半)注入新活力,以后要增强科研实力,科普辐射面更广,更要向外借力,向全国一流动物园学习,提升保育、繁育水平,让动物园长期保有青春活力。(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通讯员 邓丽玲 彭少波 王圣凯 摄影: 记者 李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