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初创时期人民军队两栖登陆舰艇的发展历程,从陆地向沿海近岸岛屿艰难起步,而今天我们将介绍人民军队由近海向远海,由登陆艇到登陆舰的发展历程。
271型系列登陆艇
1966年,在研制067、068小型登陆艇的基础上,解放军陆军提出设计、建造具有100吨装载量的,能在Ⅱ类航区(六级风浪海区)航行的通用登陆艇,代号271型,主要用途为近海岛屿油、水、物资补给以及近海登陆作战中承担人员、装备运输任务。271型设计工作在1967年12月完成,首艇在1970年6月在青岛造船厂建造完工。在后续测试中,由于271型船型阻力较大使得航速较低,于是设计部门升级了271型的动力包,选用了两台更高功率的6300ZC型柴油机(1000马力,原型艇600马力),将最高航速提升至15节,称为271Ⅱ型。
271Ⅲ型登陆艇
修改后的271Ⅱ型艇采用平头压浪船型,同时采用首吊桥布局,大开口可遮蔽式甲板,还实现了甲板机械液压化 。271Ⅱ型艇排水量约500吨,载运量100吨,可以装载3辆59式中型坦克,或8门85加农炮,或7辆5吨卡车,并可携带数十吨油料、淡水,以及各种货物。到80年代一共有上百艘该级登陆艇建造服役,成为人民军队那个时期的两栖登陆中坚力量。
271Ⅲ型登陆艇
271Ⅱ型登陆艇
在1979年,设计部门根据部队反馈的使用经验,还对271Ⅱ型艇的压浪板 、 首锚锚穴 、 推进系统等进行了修改 ,设计代号为271ⅡD型艇。
271Ⅱ型登陆艇
271Ⅱ型登陆艇
时间来到80年代,考虑到早期大批量服役的067型登陆艇即将老迈陆续退役,在1983年 , 根据陆军船艇发展规划 , 开始论证第二代登陆艇。新一代登陆艇为满足成建制装载的需求,将装载量目标提升至150吨。在1984年11月,新型登陆艇技战术要求获批,称为271Ⅲ型登陆艇,首艇在1987年3月在长沙造船厂开工,并在1989年12月交付使用。主机采用引进生产 方式 , 大幅度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 利于部队长期使用 ,同时也从平板舱门改为V型对开式舱门。271Ⅲ型艇长58.4米,舰宽10.4米,吃水2.28米,满载排水量634吨,主机为2台MAN 8L20/27柴油机,最高航速16节。自卫武器配有一门61式25毫米双联装火炮以及2挺14.5毫米双管高射机枪。
271Ⅱ型登陆艇
271Ⅱ型登陆艇和067型登陆艇(近处两艘,已基本退役)
271ⅢA型艇设计装载量150吨 ,可装载1个59型中型坦克排(3辆)及1个步兵加强排(70人)或2个62型轻坦克排(7辆)或2个63型水陆坦克排(6辆)或3辆卡车牵引的56式85毫米加农炮(含牵引车)或200名全副武装士兵。
271Ⅱ型登陆艇
271系列登陆艇装载量大、航程远、抗风浪能力强,是目前中国陆军船艇部队后勤运输任务的主力装备,尤其是271型艇能向岛屿补给淡水,这给守岛部队的生活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我军两栖输送能力大幅提高 , 由原来的单件装备上岸发展为成建制输送,也为后续079 和 079 Ⅱ型登陆艇的研制和服役打下基础。
271Ⅱ型登陆艇
271Ⅲ型登陆艇
当年落后啊都是泪
图上J2120.J2116我在上边服役过[鼓掌]
陆军海战队
用了近海和岛礁间运输补给还有用
图上J2120.J2116我在上边服役过[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