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还健在的开国将帅仅剩3人,最年轻的99岁,最年长的达到110岁

淡写有一天 2023-09-20 16:58:13

前言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的革命先辈都为中国的解放付出生命,时间转瞬即逝,那些为我们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也渐渐地离我们而去。

至今为止,还健在的开国将帅们就仅剩3人了,他们三个人的人生历程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是新中国从诞生到崛起的直接见证者。

而这三位开国将帅分别是谁?他们的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张力雄

张力雄是这三位之中,最年长的一位,如今他已经110岁,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革命历程!

张力雄,于1913年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由于家中贫苦,他早早的就到了当地地主家打工,他这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下长大,所以他从小便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

于是,他在16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这期间,他每天都回到田边站岗,保护百姓的土地,还会在各种田地里奔跑,为红军收集情报。

在1931年,他正式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我党的一员,第二年,张力雄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启了他光辉的一生!

在土地革命时期,他表现得非常的突出,受到了上级的认可,后来被提拔为政委。

更是在中央“第五次反围剿”,不怕牺牲,永远冲在最前面,但是随着“反剿”的失败,我党不得不进行一个大的转移。

张力雄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与毅力。面对着敌人在后面的紧追不舍,队伍的士气低下的时候,口传心诵念毛主席的话,激励着他们,引导着他们向前走,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军队奋勇杀敌,和敌人打得很凶。更是在自己的食物都不够自己吃饱,但是他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将食物分给战士们。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张力雄身上那股坚毅的气质,影响着战士们,他们每个人都对前方未知的道路充满的坚定。

更在之后,1937年的“高台战役”,在激烈的战斗中,敌人好像要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张力雄也在这一战中受了重伤。

从那一刻起,张力雄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为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张力雄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敌人厮杀。

新中国建国后,张力雄被授予了大校军衔,这代表着他对军队的忠诚,对军队的发展,对军队的建设,都有很大的贡献,并在1961年时,再次授予少将军衔。

时至今日,他已经110岁了。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幸福,他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军队。

1999年,中央还授予张老将军“全军健康老人”的称号,并在2021年6月,他被授予了“在党中光荣50年”勋章,此项殊荣是对张力雄多年为国为民所作的杰出贡献的一种认可。

下面我们要说的便是---文击将军。文击将军在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如今,他已经104岁高龄。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文击

文击,于1918年出生在河北省霸县,家中殷实,父亲的商人,所以他从小就接受接受这良好的教育,父亲也有意把他培养成接班人,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亲眼目睹了“七七”事件,日本人侵略中国,占据了整个东北三省,一时间民不聊生。

在校期间,文击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对保家卫国充满了热情,决心投身到革命中去。他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他担任的职务是一名政治指导员,主管后方事务,并以其精湛的炮术天赋,进入了八路军的炮队。

在解放战争中,他曾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第二炮兵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一炮兵团第一炮兵团副团长,参谋辽沈,平津,太原等多场战役。

别看他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但在战场上,却是一位不输于任何一位武者的存在。

1944年,文击还担任了炮兵学校的政委一职,为培养革命军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文击主动请缨,作为最早进入朝的一批人,率军横渡鸭绿江,当上了大炮师长,战功赫赫。他英勇对敌,把全部身家都奉献给了保卫祖国。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炮击训练,他的双耳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如今的他已经完全听不到人说话了,但他还是精神奕奕,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国事。他在光辉的岁月里,展现了一位老革命军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接下来我们所说的就是今天最后一位---王扶之,他也是这三位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至今才99岁。

王扶之

王扶之,1923年生于陕西省子洲县,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家境贫寒。母亲在他很小之前就过世,所以他一直与父亲及祖父相依为命。

虽然自幼生活艰苦,但他的父亲仍将他送进了学校去读书,但是在12岁时那年,因生活所迫,被迫退学,他只能到地主家打零工,养家糊口。

但是在王扶之12岁,陕西正值革命的热潮,王扶之也对其充满了热情,想要加入红军的队列,保家卫国。

那一年,他加入了红军,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35年,王扶之在部队时,他接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与陕北“反围剿”运动,并在新中国建立后,在军队中身居要职。

他和文击将军一样,都是抗美援朝的活跃分子,在志愿军某部当上了副团长。

1952年抗美援朝战役中,王扶之在废墟中被埋了三十多个小时,那时候他的心里不甘心,因为比起这个,他更想要战死沙场。就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了战士们挖土的声音,最后,他靠着坚韧的意志力,被救了出来。

王扶之也在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王扶之虽然已经垂垂老矣,但是他始终关心着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语

他们有着各自的信仰,有着各自的目标。他们忠于祖国,忠于党。他们以不怕死为己任,用汗水、用鲜血创造了新中国,他们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的英勇行为。

尽管许多先辈都已逝去,但是他们的英姿仍在我们的心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将会一直鼓舞我们,让我们能够守住这一片江山,让我们能够继续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

7 阅读: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