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临近之际
正始中学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赴慈城
开展以“追寻红色印记 感悟真理力量”为主题
的红色研学活动
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聆听革命故事
感悟红色精神,继承先辈遗志,汲取奋进力量
01
追寻红色足迹 缅怀革命先烈
清明祭英烈
烈士陵园松柏苍翠,纪念碑在朝阳映照下格外庄严肃穆。“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在慈湖烈士陵园,师生们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扫仪式。
学校厉赞普老师回顾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同学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210班梅阅筠、章轩瑜同学朗诵《红色赞歌》,在诵读中与信仰对话,共同缅怀先烈、感念先贤。
随后,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师生庄严肃立,默哀90秒,深情缅怀那些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怀着崇敬的心情,师生们绕纪念碑一周,瞻仰烈士墓碑。
仪式结束后,同学们有序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进一步了解了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据悉,慈湖烈士陵园先后安葬了100多位烈士。
02
感受自然魅力 凝聚团队力量
午后,研学队伍转战绿野欢乐谷活动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夜半三更哟盼天明……”《映山红》的旋律在山谷间响起,声浪掠过树梢,唱出了对革命英烈们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和传承之志。
“大家先半蹲,等到指令后再一起使力!”同学们在“红色旋风”“同心协力”“薪火相传”等趣味活动中探索“游戏窍门”,磨炼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朝气与活力。同学们还参观了鹿苑和鸽子广场,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03
研有所思 学有所获
“老师曾说:课堂不应只有科学知识,最应该教给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在烈士陵园中,这理念得到了具象化。”204班赵祺臻同学感慨道。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老师们收到了厚厚一沓心得体会。
拾级而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花岗岩墓碑,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名字在光与影的交错中显得格外清晰。同学们沉默地走过每一块石碑,目光扫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他们与我们年纪相仿,却早早失去了生命,这种对比带来的震撼让我喉咙发紧,眼眶湿润。这里没有教室里的黑板粉笔,没有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却有着最震撼人心的教育——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名字,那些被岁月冲刷却永不褪色的故事,构成了一堂无声却深刻的“红色课堂”。
——201班汪俊颖
迈入革命烈士纪念馆,展柜里斑驳锈迹的煤油灯、破旧不堪的医药设备、行军的箱子......它们是硝烟年岁的“幸存者”。曾经,这100多名牺牲的烈士,是多么毅然决然地告别亲人、爱人、友人,奔赴战场。而今,这簇从历史深处传来的火焰,播撒下炽烈的火种,传递到我们手中。革命先辈们用不灭的信仰照亮前路,指引着我们。山河无恙,国家富强,你们以死拼下的国土,我们誓必好好守护!
——202班蔡谦婧
这场跨越时空的研学之旅,如同打开多维世界的钥匙,在烈士陵园的肃穆与欢乐谷的生机之间,在历史长河的呜咽与青春欢歌的激荡之间,我们读懂了盛世年华的背后,始终矗立着不朽的精神丰碑。当团队协作时紧握的双手传递着信任的温度,那些在纪念馆感知到的精神密码,正以新的形式在血脉中延续。历史与自然的双重洗礼,终将化作滋养生命成长的沃土——就像陵园里那株经历战火的老槐树,伤痕累累的树干上又萌发出翠绿的新芽,在四月的暖阳里轻轻摇曳。
——203班郭璟奇
同学们共同唱响《映山红》,歌声回荡在欢乐谷的山野,回响在每片花瓣之间,那是一种呼唤,更是一种致敬。“少年”一词太壮阔,容得下所有的意气风发,“少年”一词太生动,容得下一切的期待与展望。希望我们能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让红色的革命精神在血液中永续流淌,在青春中焕发更激昂的乐章。愿来年的花依旧在山岭开得热烈,愿山河锦绣在,国泰民自安。
——206班竺顺熙
这场研学之旅如同打开了一本立体书,让抽象的精神传承具象为可感可知的生命体验。当我们懂得用历史望远镜观察时代经纬,以现实棱镜折射传统光芒,便真正理解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深意。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终将在我们心中种下担当的种子,激励我们奋进。
——208班张楚乔
高二红色研学活动优秀团队名单
高二(10)班 高二(2)班
高二(5)班 高二(8)班
这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让正始学子与革命先辈产生了
奇妙的精神共振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引领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