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上半年新船订单差距断崖:韩132艘,日仅49艘,中国是多少

万无医失 2024-09-20 12:06:35

前言

经常关注海运市场的朋友应该清楚,日、韩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传统的造船业大国,但在最近几年,中国造船企业可谓异军突起,从他们手上迅速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据报道,在今年上半年,如今依旧保持强势地位的韩国接到了132艘新船订单,而昔日的造船业霸主日本居然仅仅接到了49艘。

那么,如今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在造船业的订单成绩如何?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大幅衰退的日本造船业

日本造船业曾经是全球造船行业的翘楚,可他们如今却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这种衰落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但也和日本造船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分不开关系。

事实上,日本造船企业的管理模式僵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日本企业长期奉行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在稳定员工队伍方面确实有其优势,但也导致了企业内部缺乏活力和创新动力。

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过去的老旧技术和观念已经与世界出现了严重脱轨,而此时那些创意更加新颖,对市场变化更为灵敏的年轻人,却根本无法获得重要职位。

大量的“老古板”控制着日本造船业,让他们对传统技术和市场出现了过度依赖,而对于LNG船、大型集装箱船等新兴船型市场,反应迟缓的日本企业逐渐在中韩造船业的冲击下逐渐丢掉了主导地位。

更加糟糕的是,日本经济的发展,导致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日本企业的制度模式,又让他们在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方面很难做出巨大调整,导致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缓慢。

传统的造船模式下,日本造船业的产业链整合度不足,相较于韩国更加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造船集团,日本的造船企业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不但导致企业的成本较高,还限制了他们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

此外,日本造船业还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因为“出头无望”而选择了变更行业或者前往海外就业,导致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出现了技术断层。

为了吸引顾客,日本百年制造业巨头川崎重工居然通过造假和篡改实验数据的方式诱骗顾客下单,这种伪造测试数据的丑闻曝光,进一步恶化了日本船企的形象。

日本政府虽然采取了多项举措试图促进造船业的振兴,可在全球造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造船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显然充满了挑战,他们想要重现昔日辉煌绝对并非易事。

挣扎重生的韩国造船业

韩国同样是一个老牌造船大国,和日本不同的是,韩国造船业因为持续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在多个关键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这让他们在全球市场中面对中国的激烈竞争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LNG船是韩国造船业的传统优势领域,韩国造船厂在LNG船的设计、建造和关键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随着全球油气资源开始逐渐呈现供应过剩局面,在这一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的韩国船厂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

当然,LNG船运市场的饱和,并不意味着韩国就需要迫切地进入转型阶段,刚刚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美国对于LNG船的需求并不算小,而且这些生产LNG船的韩国造船厂在大型船舶建造方面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在国际贸易越发频繁的当下,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依然算得上未来可期,这类船舶不仅对设计和建造技术要求高,还需要考虑未来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这种技术壁垒对于已经占据重要地位的韩国造船厂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不过,韩国造船业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从船舶设计、关键设备制造到最终的总装,韩国拥有一条成熟的完整产业链,这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并控制成本和交付时间。

此外,灵活的生产体系也是韩国造船业的一个优势,韩国主要造船厂都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能够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这种灵活性使韩国造船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除了在造船业深耕多年积累下来的“底蕴”,韩国在转型探索上的成绩也相当不错,他们的人才培养没有像日本一样处于断层状态,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新能源船舶领域是韩国造船业目前重点开发的项目,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等大型造船企业积极开发的氢能、氨燃料等清洁能源动力系统,不仅符合日益严格的国际环保标准,也为韩国造船业在未来绿色航运市场中赢得先机。

韩国造船业还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了自动导航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智能化技术,不仅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为未来的无人船舶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一个行业想要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也是一个逃不开的问题,由于韩国政府对于造船业的高度重视和韩国造船业相对可观的收益,韩国造船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总体上位居世界前列。

快速发展的中国造船业

在日韩两个传统造船业大国陷入发展困境的同时,中国造船业可谓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期,仅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新船订单就达到了惊人的615艘。

而中国造船业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蓬勃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技术实力的积累为中国船企提供了坚实基础,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和创新终于开始显现成效。

中国船舶集团等龙头企业在高端船型设计和建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造船业的技术水平正在向世界一流迈进,而以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为代表的智能化生产线则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为中国造船业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随着日本和韩国造船业面临成本上升和产能饱和等问题,大量订单开始向在价格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中国流动。

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为我国的造船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于各种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增长,为中国船企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也为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

如今,我国造船业已经在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等传统船型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在极地科考破冰船、大型邮轮项目等高技术船型领域,中国造船业也表现出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破。

不过,订单虽多,但只有吃到嘴里的才是真正的“蜜糖”,造船行业的长周期特性,让中国的造船业在面对这种超过自身建造能力的订单数量时有着不小的挑战。

从接单到交付,大型船舶的建造周期通常需要2-3年,而考虑到中国船企目前手持订单量巨大,部分企业的订单甚至可能要到2026年以后才开始正式启动。

漫长的时间,给船舶行业的订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期间,国际航运市场的波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地缘政治因素等都可能影响订单的执行。

中国船企手上持有大笔订单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超额订单的漫长周期内一旦出现意外,就可能导致订单出现大规模取消或延期,这将对船企的生产计划和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结语

伴随着日韩的衰落,中国在船舶市场已经取得了断崖式优势,这既是我国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对于中国从造船业大国向造船业强国转型的一次重大考验。

参考文献

海外网——《韩国造船业因海运市场繁荣受益》

金融界——《造船大周期来了!“中船系”三大上市船企净利翻倍,仍不敌民营船厂扬子江》

浙江日报——《上半年占全球份额接近2/3 美媒承认中国造船“遥遥领先”》

1 阅读: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