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龙是假的,大家加班是真的

足坛吃瓜 2023-04-07 15:10:32

陈志龙事件,看样子即将反转。

01

昨晚,中电科已经报案。

今日上午,澎湃新闻称,传言中当事人陈志龙为四川德阳经开区某科技公司员工,与中国电科并无关系,网传聊天记录疑为伪造。

很多网友都会说“这整件事原来是假的”“这整件事果然是假的”。

但在陈志龙事件没有最终水落石出之前,我还有一点疑问。

这个位于德阳的科技公司是不是中电科的上下游企业?

是不是有可能是中电科的合同乙方,因为干的是中电科的订单,所以他们微信群名称跟中电科有关。

如此的话,这个事情跟中电科就没什么关系了,德阳这个公司才是涉事单位。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关于陈志龙的聊天纪录是伪造的。

现在就有一种声音,认为网友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了,待查出谣言制造者后,狠狠的给予处罚,将此事了结。

但我认为,无论真假,为何源头的聊天记录会让无数打工人直呼痛快?

这,才是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02

有的加班轻于鸿毛,有的加班重于泰山。

钱给够了,打工人还会抢着加班。

当然还有另一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加班。

这让我想起令计划之子,24岁的令谷,他在2012年3月18日凌晨4点也在“加班”,只是,他的工作场所是在一辆两人座的黑色法拉利跑车上,还有两位女子陪着他“加班”。

令谷的“加班”方式,是每个人都向往且自愿的,可以说是重于泰山。

但他这样都把命丢了,何况广大的打工人那种轻于鸿毛的加班。

加再久的班,丢了命也不可能买台法拉利吧。

“陈志龙事件”为什么能引起共鸣?

因为现象很普遍。

每个人,或多或少经历过,但我们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只能无可奈何!

终于,有一个人做了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儿!

陈志龙就是打工人心中的英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

“陈志龙事件”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事实上:劳动法没有严格执行到位,社会上过度加班,被自愿加班的现象,却是真实广泛存在的。很多人即使知道这件事是假的,但因为涉及自身利益,也会把它当真,这就是设计之人的高明之处。

都像“陈志龙”这样挑战领导权威,令谷怎能开上法拉利呢?

也许,有的人不想加班,又不敢像“陈志龙”那样怼领导,无法直面那惨淡的人生,只有从天门山上纵身一跃……

耗子尾汁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0 阅读:20

足坛吃瓜

简介:媒体人士,从事媒体行业多年,带你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