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940米的觉巴山本来是川藏线上最著名的“鬼门关”之一,因为它的山势极其险峻,全程又有很多急转弯,大坑小坑不断,路况是出了名的差。而我摩旅经过这里的时候,全长6995米的觉巴山隧道刚好正式通车不久(2024年6月30日),所以就少体验了这里最经典的29公里盘山公路,虽然安逸,却总感觉反而多了些遗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91738f82f0d06baf7b47b5f0bb0be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5d2f45a7c51ee354452c7739afde74.jpg)
而事实上,我的这种想法显然是多虑了,因为直到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一路上的坑坑洼洼仍然数不胜数,尤其经过那些临时抢修和修整路面的工地时,真是“漫天黄沙硝烟白”,就差“拔刀血溅烽火台”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5f254f0147ee84b296f62b9149062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515d79de6392d9905806dc077ebffb.jpg)
本来想着一口气冲过这些路段的,结果却一阵接一阵,灰尘吃得没完没了,想着只能“听天由命”了,最后干脆找到个还算“干净”的时间,靠边掏出相机便是前后左右一顿猛拍。所以本文照片里的环境在当时其实还算是不错的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97ce1c03c97818be161008bfb78cb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deafa64e73db761559d4df1d8c9d0c.jpg)
可惜老天爷不给力,在最需要它降雨的地方,反倒晴空万里,而如此糟糕的路况,更是堪称摩托佬和骑行者的噩梦。有趣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我看到几辆自行车也在这片“人工沙尘暴”里挣扎的时候,瞬间就心平气和起来,想着“还好咱有头盔,起码可以比他们少吃半吨灰……”聊以自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3a3192a56b68ec338606df3e9d6178.jpg)
说实话,这一路上遇见的工程车辆都非常“客气”,看到有车过来基本上都会主动让出位置供你通行,而个别私家车就挺过分,在这里练起了“慢走水快走沙”的技能,一脚油门过去,如果没保持足够的车距,那“飞沙走石”的阵势,估计能把摩托车风挡都打成麻子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9e4c1ac8f70b1f9b8c1b2ffbf0aed5.jpg)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分享转发、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a3bbc483d42997b8c18b9c383490c1.jpg)
口干舌燥地抵达东达山垭口,已经全然没了欣赏大自然风光的心情,也就是在这里,我预订了些次行程中的第一次青年旅舍。说实话,虽然住宿条件有点差(床位房、公厕),但通过老板娘介绍把摩托车揨进了旁边的修车厂房,已经超值(一进县城就又下雨了)。同时跟几位自行车勇士产生了片刻交集,倒确实增长不少见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aeebbc60d05cdbe961139435daf8d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4ea9e257c9ab8e72fc7d2aed69669a.jpg)
总的来说,无论海拔3000多米的觉巴山还是海拔5000多米的东达山,沿途路况都还算可以,给我造成困扰的大多不是自然环境或者山势地貌,而是工地!工地!还是工地!当然,听说国道的公路维护都非常及时,就算遇见突然的塌方和泥石流,一般都几个小时就搞定了,只能说当天我的运气不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