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铸造缺陷会对铸件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可大可小,但是无一例外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品交付,进而增加了铸造方和客户的成本。作为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铸件材质,球墨铸铁件的质量控制早已是铸造企业比较重视的环节了。其中球墨铸铁小件的气孔缺陷,一直是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
气孔缺陷较多发生在8~15mm厚铸件上,一般分布在铸件的上表面及远离内浇道部位,特别薄的铸件(<6mm)反而较少出现。气孔缺陷发生的位置常在球墨铸铁件表层以下1~3mm处,表现为成簇的直径为1—3mm的密集性小孔,部分气孔位置较浅。封闭的气孔缺陷,在对铸件表面进行抛丸喷砂处理后就能暴露出来,有时皮下气孔区域还存在着皮下缩松或疏松的问题。
气孔的形状有很多种,多数为球形,也有梨形、椭圆形、针形或泪滴形。孔壁光滑发亮且覆盖着一层石墨膜,孔洞边缘的金属常是无石墨组织的金属层。有的孔洞是开口的,与外界相通孔壁呈氧化色或镶嵌着渣粒。
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这种小件的气孔呢?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意见集中在三处。
(1)浇冒系统设计。行业会选择使用均衡凝固技术进行浇冒系统设计。
①均衡凝固是相对于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原则提出的,均衡指按比例,即按比例进行凝固的原则;
②球墨铸铁的补缩时间只是凝固时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补缩量也只是收缩量的一部分;
③球墨铸铁件的冒口凝固时间不必要晚于铸件凝固,同样冒口模数也可小于铸件模数;
④冒口安放位置应离开热节。
依据上述观点,行业遵循的原则是:在保证浇冒系统充分挡渣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提高浇注速度,缩短浇注时间。浇冒系统选择半封闭式,各组元截面比为4:6:3。
型砂质量控制。
湿型砂造型采用面砂与背砂分别混制的工艺,水分控制在4.5%~5.0%范围,减少型砂的发气性;适量添加新砂,降低其含泥量。树脂砂造型,在保证铸型强度的前提之下,应尽量降低树脂加入量,并且在型芯砂混制中添加了氧化铁粉。
加强型芯排气:增设排气系统(铸型与砂芯),使排气面积加倍大于内浇道面积,有利型腔气体排出;在模样及模板设计上应多开排气槽、多设排气针,上砂型硬度可低于下砂型
熔炼工序的现场工艺控制。
①化学成分的选择:碳当量为4.5%—4.7%,防止出现石墨漂浮。
化学成分为:C3.40%~3.80%;Si2.50%-2.75%;Mn<0.2%;P<0.08%;S<0.025%。
②选择优质、清洁的炉料,加强熔炼控制,降低原铁液中硫的质量分数和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尽量减少球化剂加入量,球化处理后认真扒渣,以减少铁液中的MgS质量分数,并减轻铁液氧化结膜倾向,使用铁液中的气体易于排出。
③采用低稀土球化剂,在保证球化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球化剂的加入量,Mg量控制在0.035%~0.045%之内。
④提高出炉温度,严格熔化工艺,强化炉内脱硫:采用局部碱性炉修砌工艺和炉缸喷氧技术,出炉温度应在1450℃以上,原铁液含硫量在0.04%以下。
⑤强化球化处理工艺,尤其是二次扒渣工序的质量监控,防止包顶部铁液二次氧化和铁液的回流。
⑥应勤修浇包,加强对修包质量的检测与考核,避免采用包衬上黏附厚渣层浇包进行浇注。
⑦高温浇注: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铁液中气体的溢出。浇注温度控制在1360~1400℃。
⑧硫和锰的质量分数一般应满足 WMn%=1.7*WS%+0.3%。当硫的质量分数较高时,不宜提高锰的质量分数来中和,可适当提高浇注温度40~50℃。硫和锰的质量分数不应过高,宜取下限。
凯仕铁在球墨铸铁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为国内外多行业的客户提供过各种大小和强度要求的球墨铸铁件,不仅积累了充足的球墨铸铁件缺陷防治办法,也体会到了缺陷防治的重要性。我们从铸造的开始就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管理,在铸件设计、铸件生产、铸件热处理和机加工环节有健全的监督体系,尽可能减少每一个缺陷与问题出现的可能,这不仅仅是在帮助客户减少成本,也是在为我们自己减少成本。铸造,是需要严谨来把持前进方向的。
未来,凯仕铁将会继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与《实用铸件缺陷分析及对策实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