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运,都我们自己拼出来的

璞因挲果 2025-02-05 10:23:57

说起国运,似乎是个很玄学的词汇,然而他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和兴衰荣辱。对于小君来说,国运并不玄虚,他在现实中是由,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只是常人身在其中,却难以看清其脉络,这就有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常人虽不能窥透国运的奥妙,却也因身在其中,所以能切身地感受到国运变化。就拿这些年来说吧,我国的总体实力在不断上升,因此国运昌盛成了互联网上热议的的词汇。人们甚至惊讶于每每在世界局势紧张的时候,中国总能化险为夷,并争取到发展的契机,这也使得国运玄学说越发受瞩目。

但小君想说国运其实并非玄虚难测,更不是被动等待而来的。

与人的命运一样,国运也是需要经过长久的布局和积极的积累实力,才能在那有利的时机出现时,及时把握机会取得先机。甚至可以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创造机会逆风翻盘。

相信新闻联播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回想下从小到大在新闻联播中听的最多的词汇或许就能了解这些年撑起中国国运的核心,那就是:自力更生!

中国想变强,不可能已考核别人,唯有自力更生才能自己掌握国家的命运。这一点国家一直是相当明确的。并且,想中国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想从百废待兴中崛起,也绝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是需要经过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奋斗才能积累起来的。

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所有政策基本都是以五年、十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唯有长久的规划此案才能长远的的兴盛布局,这就是老祖宗所说的“宜未雨而绸寥,勿临渴而掘井。”而这,绝非那些4、5年换一套领导班子,为了政绩新人一上台就全盘推翻旧政策的国家所能理解的。

2010年国家提出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开始布局西部大开发、新能源、激光和量子武器、碳纤维甚至高端集成芯片都在十五年前就提出了。然而,当年连私家车都还不算普及的我们有多少人能相信这一切在短短的十五年内都实现了呢?

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成本的,也是需要前提的,因此国家早早就做好了布局。

为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至少提前了30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单90年~02年的基础产业和设施的投资就高达80249亿。

没有全民教育作为基础,所谓的“人口红利”也不过是个空话。且看如今印度人口已经超越中国,能为印度带来“人口红利”么?在小君看来,不拖累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从新中国建立就开始了,70年的时间中有波折,有错误但改革的决心从不曾改变。而如今科技的井喷何尝不是教育改革的成果。

而经济要发展,产品要迭代,足够大的市场和消费能力便是基础。于是国家花了8年时间,,牺牲了1800多名基层干部换来1亿多人的摆脱贫苦,完成脱贫事业。

对于小君来说,这些都是国运。

中国人虽知命,但不听天由命。

若大环境不好就去改变大环境,若改变不了环境,就努力去适应环境。

正如同我们的老祖宗改变不了四季的更迭,便努力去掌握四季更迭的规律,并将其为我所用。这种从古至今积极进取的精神,何尝不是国运的体现。

但若要非要从玄虚的角度来解释国运。

那么中国最幸运之处就在于,每每在关键时刻总会出现对的人,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