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这句话,出自佛学著作《妙色王求法偈》,被金庸引用到了其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这句话的大意是:因为有了心爱之人,烦恼忧愁就跟着来了;也正是因为爱情,才使人变得恐惧无常。因为爱情,不是恒久不变的。若是远离了爱情,那么这一切忧愁和恐惧,也都会随之消失。
倚天中,这句话出自少林派的觉远大师。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碰巧遇到了来到少林,打听杨过下落的郭襄。
为了寻找杨过,郭襄挺不容易的。自从与杨过华山一别,她先来到古墓,寻找无果后,转而来到了少林。终南山下到嵩山,也就是陕西省到河南省的距离。一个小姑娘,在交通不便的情形下,跋山涉水,来到了少林。结果,杨过没找到,她反而和少林寺僧起了矛盾。
郭襄找杨过,这一找下来,就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神雕结尾,她是刚过完十六岁生日,到倚天中提到的,郭襄四十岁活人开悟,成为峨眉派开山祖师。也就是说,这二十年间,郭襄一直在为寻找杨过而努力?二十年来,她一直找杨过,最终没有找到,才在峨眉山上出家?
这二十多年间,还发生过什么事情?
襄阳城破,郭襄的父母,郭靖和黄蓉镇守襄阳城到最后一刻,最后阵亡。而襄阳城破那会儿,郭襄大概有三十多岁的年纪了。这时候,她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年轻、萝莉的小姑娘了,她已经变得更加成熟,特别是当她亲眼目睹了襄阳城破之后,接受了郭靖、黄蓉阵亡的现实之后。这时候,三十多岁的她,还会执念于一段无果的爱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换言之,杨过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威力,让郭襄为她耽误了一辈子。
既然一见杨过误终身这句话是一厢情愿的说法,那么郭襄到底是为何走上了峨嵋山巅,最终出家为尼的呢?
若硬要说郭襄是为杨过,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但更多的是,郭襄是为了民族大义。她父亲是谁,郭靖,“为国为民”的大侠,待郭靖阵亡之后,她会像没事人一样,满世界继续寻找杨过,而不向父亲郭靖看齐吗?
成立峨眉派,就是郭襄继承郭靖的遗志,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发挥郭家的余热。到了倚天屠龙记第二章之后,郭襄早已不在人世。但是,我们看到的峨眉派,一直是抗元先锋。虽然大家并不喜欢灭绝师太这个人物,但她却是一个正邪不两立的刚烈人物。在抗元的每一环节当中,我们几乎都能够看到峨眉派的身影。
灭绝师太,峨眉派第三代掌门人,从郭襄祖师创建峨眉到灭绝这一代,历经数十年时间。数十年间,峨眉抗元初衷未曾改变,这难道不是郭襄的功劳?
可见,在郭襄内心世界里,爱情固然重要,但要和民族大义相比较的时候,郭襄作为郭靖的女儿,肯定是会坚定不移选择后者的。郭靖一家人的情怀,着实令万千读者感动。
肯定知道杨过战死了。一般的人放下心里面最喜欢人的执着,必定是死了心而且还没有一丝仇恨报复的那种彻底空心般的大悟[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