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会碰到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故事,它们就像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温暖着我们的心房。今天要讲的,就是洋溪街道团结村的一对父女——陈建新和他女儿的事儿,他们的故事,得从一通改变一切的电话说起。
那天,女儿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爸,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千万别告诉妈妈,她知道了肯定得哭。我已经报名去支援湖北了,随时都可能出发。”电话那头,女儿的声音带着坚定,又有点小紧张。她心里明白,这一去,就是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可救死扶伤的使命感,让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这个决定。但她也清楚,母亲肯定会担心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所以只能先瞒着,选择把这个秘密,说给最信任的父亲听。

听到女儿的话,父亲陈建新沉默了一瞬,心里五味杂陈。其实,他早就从陈靓的舅舅那儿知道了这件事。但此刻,听到女儿亲口说出来,他心里还是猛地揪了一下。“你自己在外面可得小心,妈妈这边你别担心,我肯定不会告诉她。家里的事儿你也不用操心,爸爸支持你,就盼着你能平平安安回来。”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又温暖,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对女儿的担忧,就像潮水一样,在心里翻涌。
这位默默把担忧藏在心底,全力支持女儿的父亲,可不是一般人。陈建新是洋溪街道团结村的主任,从1月26日开始,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打破了大家平静的生活。洋溪街道全面部署村(社)进入疫情严防阶段,而陈建新,也一头扎进了这场抗疫大战里。

快一个月的时间,他一天都没休息过。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出门了,忙着和村两委、党员志愿者、村民志愿者一起,守护着团结村2000多人的安全。他挨家挨户地走访,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在村口的检查点,他亲自值守,认真登记每一个进出人员的信息,测量体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那一声声关切的叮嘱,都是他对村民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场疫情里,陈建新和女儿,都在各自的“战场”上拼搏着。女儿在湖北,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她不顾自己的疲惫,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多救一个病人,就能多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而陈建新在村里,为了守护乡亲们的健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他不是不怕被感染,他也想念自己的女儿,但他更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同样的坚守。他们的故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场面,却充满了温情与力量。陈建新作为父亲,虽然担心女儿,但他选择支持女儿的决定,这是一种无声却深沉的爱。他在村里抗疫一线的坚守,也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为了守护大家共同的家园。
这样的故事,在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很多。那些医护人员、志愿者、基层工作者们,他们或是瞒着家人奔赴前线,或是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最美好的一面。
就像陈建新和他的女儿,他们是父女,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的“秘密约定”,最终会随着疫情的消散而公开,那时,母亲会为女儿的勇敢而骄傲,村民们也会为有陈建新这样的好主任而自豪。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段艰难的时光,也让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