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卫健委“免陪照护”大动作,价格成焦点,其他城市能否借鉴?

章毓阅览养护 2025-04-10 17:33:05

最近,上海卫健委的一则通知在医疗圈和社会各界激起千层浪:2025年5月底前,市级、区级三级医疗机构(设有重症监护室)全部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这一举措旨在让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特级、Ⅰ级护理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生活照护,实现不依赖家属亲自陪护,也无需家属自聘护工。此消息一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一政策有着诸多利好。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或是异地就医的患者,家属往往面临着工作与陪护难以兼顾的困境。有一位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小李,父母从老家来上海看病,他白天要上班,晚上去医院陪护,几天下来就疲惫不堪。“免陪照护服务”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家属从繁重的陪护任务中解脱出来,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从医院管理角度而言,减少家属频繁进出病房,有利于降低医院内感染风险。以仁济医院胸外科为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过多家属陪护增加了感染几率,推行“免陪照护服务”后,病房环境更洁净,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专业护理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在生活照料、康复辅助及基础医疗配合上更加专业,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然而,政策尚未全面落地,质疑声和担忧也随之而来,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价格问题。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无陪护病房为例,护工费用目前分为一对多、一对一两种。“一对多”即一名护工照护约5名患者,价格约150元/24小时;“一对一”的模式价格约260元/24小时,且这部分费用需家属自费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像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费用累计起来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患者家属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对多”的模式,一个月护工费用就要4500元左右,这差不多是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了。

不少人也提出,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城市,这样的价格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都有压力,其他城市如果效仿,更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水平,适当降低价格标准,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这项服务。在价格制定上,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参考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护理员的人力成本以及医院的运营成本等。同时,也有声音呼吁,希望医保能够将这部分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或者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除了价格,护工的专业素质和数量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目前护工群体大多是“4050”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要让他们快速掌握复杂的护理技能,如心电监护、引流管护理等,培训难度较大。而且护工流动性大,这也给管理带来挑战。在一些试点医院,已经出现了护士反映忙不过来的情况,因为护士不仅要承担原本的医疗护理工作,还要对护工进行监管。如果护工数量不足或者专业度不够,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患者的护理质量。

上海卫健委推行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是一次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医疗改革尝试,方向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减轻家属负担,但在实施过程中,价格、护工管理等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其他城市在考虑借鉴时,也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量当地实际情况,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民生之间找到平衡,让这项政策真正成为惠民之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