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向徐海东“借钱”秘闻

小邢看天下 2024-05-01 08:55:09

1935年12月,毛泽东写下借条,要向徐海东借2500快大洋。

毛泽东在延安

但是,大家知道,长征时期,毛泽东主席的口袋,一般不带钱,平时,也很少谈钱,可以说,他一辈子对钱不感兴趣。衣服都是配发的,吃饭也是与部队一起吃,他借钱干什么,而且还是借几千块?

毛泽东借钱,这就得从红一方面军陕北会师之后说起。

一、

1935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由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第三军团。与直属部队组成的陕甘支队,从俄界继续北上,攻占天险腊子口,进占哈达铺,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冲破国民党层层围追堵截,历经千辛万苦,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甘宁边区,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会师后的中央红军,衣衫槛楼,缺粮少钱,部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此时的陕北,也已进入寒冬,潇潇冷风劲吹,如何让部队官兵顺利过冬,成为包括毛泽东在内的红军领导人们最为重要的问题。

当时负责后勤保障的,是陕甘支队后方部杨至诚主任,在商讨如何解决部队过冬衣被和给养问题会上,杨至诚发言说,目前库存大洋仅剩1000多块钱,要是满足部队7000人的穿戴给养,起码保底需要三千块大洋。

毛泽东、周恩来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一听,甚是着急,如果部队吃不饱穿不暖,还谈何打仗?

二、

当时,周恩来也是心急如焚,他对毛泽东说道:陕北地贫人稀,上哪儿弄到这么多大洋啊?

林伯渠也是焦急万分,正在大家焦头乱额的时候,毛泽东从沉思中的一席话,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带来了一丝希望。

毛泽东说: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借。

大家一听,心想,这初来乍到的,找谁去借呢?

毛泽东略微停顿一下,继续说:找红15军团首长徐海东借。

事关紧急,毛泽东说完,立马对杨至诚说:你去找徐海东,我相信,海东同志一定会帮我这个忙的。

杨至诚正准备离开,毛泽东又叫住他,说:等等,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我给他写个借条,待我们有了,再还他。

三、

毛泽东写给徐海东借钱条

毛泽东大笔一挥,借条写就:

海东同志:

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2500元。

毛泽东

1935年12月

后方部长杨至诚拿着毛泽东写的“借条”,去找红15军团徐海东。

徐海东看完毛泽东写的纸条,他一时陷入深深沉思之中。

他的沉思,不是借钱不借钱这事,他是自责的沉思,愧疚的思考。自从三军会师后,他徐海东所率领的红15军,也是经历了血雨腥风恶战险斗,历经千辛万苦冲出蒋介石的封锁围剿才胜利到达陕甘会师的,虽然也是缺衣少粮,但是比起中央红军来说,还是强不少,起码部队基本能保证穿衣吃饭。

这个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中央红军的困难了呢?徐海东愧疚不已。

四、

徐海东

杨至诚走后,徐海东立马找到红15军供给部部长査国祯商榷此事。

査国祯一听徐海东的话,脸上露出犯难神情,他说:我们所剩的钱也不多啊。

徐海东问:还剩多少?

査国祯说:还剩7000块钱大洋。

徐海东果断的决定说:我们留下2000,把5000送给中央!

査国祯虽然管着红军军饷钱粮,人称“守财奴”,面对中央红军的困难,他也陷入两难,借吧,因为他知道,进入冬季,部队过冬衣物和伤病员治疗等,都需要钱。不借吧,军团首长已经拍板的事不能反对。

正犯愁之间,徐海东开导着说:我也知道,这些钱我们也不够用,拿出5000,我们就更不够了,但是,你想过吗,中央红军、毛主席向我们借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遇到比我们更难的困境,我们目前必须尽全力帮助中央度过难关,就算我们挨冻挨饿,也要支援中央,确保他们度过陕北的第一个寒冬啊!

査国祯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党员老红军,听了徐海东的开导,也点头道:首长说的对,记得我们在陕南的时候,你和吴焕先政委说,就算自己的3000多战士全部牺牲,也要迎接中央红军,那时,我们日夜盼望与党中央见面,现在中央遇到困难,我这个“守财奴”也不当了,一个字,借!

第二天,红15军团供给部,派人把5000块大洋,送到中央红军后勤部,后方部部长杨至诚喜出望外,立马去向毛泽东汇报这事。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获知此事,纷纷赞许徐海东为中央红军雪中送炭!

但是,毛泽东借钱解决红军吃穿问题一事,许多人、包括当时的中央红军基层干部都不知道,可毛泽东却铭记于心,解放后,他碰到徐海东,还风趣地对他说:元清啊,那时,得亏你那5000块钱啊!

--【完】--

0 阅读:8

小邢看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