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说格力不用海归,到底踩中了哪些人的尾巴?

武汉北看事 2025-04-26 12:50:15

实话实说,老北对于71岁高龄的董明珠还不肯“让位”给年轻人,颇有微词,但有微词也只能憋着。

这年头,谁干谁不干,股权说了算。

董明珠再次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董事,继续主政格力三年。

之后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侃侃而谈,在谈到用人的时候,语出惊人:

格力绝不用海归,只用国内高校自己培养的人才。

因为海归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董明珠曾称:格力超一万研发人员,没一个海归。

这说明啥?

董明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此言一出,引发争议。

董明珠的言论,不但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人不满,也惹得一些媒体和名流大V不爽。

他们就像是被踩中了尾巴,立即发文章口诛笔伐。

大批特批,董明珠的话“背离常识”,是“污名化言论”,是“就业歧视”等等。

他们认为,国外高等院校毕业并回国发展的人员,是高学历高技能高层次人才,是爱国之举,是国家所急需的人才。

所以,就给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这不是爱国爱企,是害国害企。

他们说,海归里的确可能有间谍,但是,哪个群体里都可能有间谍,把出间谍的风险作为海归人员的集体标签,并且因为在就业上排斥他们,歧视他们,这严重抵触国家政策,也是对海归群体声誉的诋毁。

董明珠应该道歉!

批判者不少,但支持者众多。

老北从留言评论中总结了一下,批判与支持董明珠的群体,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

批判者,大多是“知识精英”。

支持者,大多是普通民众。

为啥呢?

批判者或者自己有留学经历,或者子女有留学经历。

支持者就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自己和子女都没有留学经历。

换言之,这已经不是董明珠观点对错之争,而是既得利益阶层与普通民众阶层的分水岭。

老北以为,董明珠的言论,属于话糙理不糙。

董明珠只是陈述格力用人的做法,并没有强加给社会,更没有强加给其他企业,无可厚非。

海归里面,大多数肯定是好的。

但非要说是高层次人才,就是狗屁不通的逻辑。

现如今出国留学的,更多的是在国内高考卷不赢的“学渣”。

家里有钱和有门路,出国混个文凭回来,还自以为高人一等,靠家里的背景谋一份好差事。

就事论事,董明珠也没有说错什么。

海归里有间谍,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年来,国安部门公布的一系列间谍案,涉案者几乎都有出国留学或进修培训的经历。

老北所了解的一些国有企业和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虽然没有像董明珠这样明说,实际操作也是对海归人员招录有所顾忌,能不用尽量不用。实在要用,大多也是面子上抹不开。

为啥呢?

一是没精力和手段去甄别。

二是万一有事个人担不起责任。

三是真出事企业付出的代价太大。

只能说,有些事你做就做了,说出来就会踩到某些机构和人员的尾巴。

董明珠的话,到底踩中了哪些人的尾巴呢?

老北以为,极少数做贼心虚的,不一定是间谍,但一定是“公知”。

大部分是害怕既得利益受损,或者担心子女饭碗没着落的“精英阶层”人士。

他们敢批董明珠的“海归间谍论”是“缺乏常识”,“应该道歉”,但他们敢对波音大量用印裔工程师却不用华裔工程师放一个屁么?

这一次,老北站董明珠。

有些话,你不说,我不说,总要有人去说。

实际上,国内培养的人才,一点也不比所谓的海归差。

董明珠直接把话挑明了,是对国家和企业负责任的态度,至少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0 阅读:3

武汉北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