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恶是我国的错?”上海交大教授:“要反思自己,错不在美国。”
此话一出,让不少国人愤怒不已,那么,说出这话的上海交大教授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说这样“骇人听闻”的话呢?
在这话的背后,到底是自发的言论还是有迹可循的诬蔑?
逆天言论
说出这句逆天言论的人就是胡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曾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访学。
然而,就是这些海外经历,悄然改变了他的思想轨迹。
2023年,胡伟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抛出惊人观点,声称中美关系恶化的责任完全在中国。
呼吁中国应主动向美国“认错”,以换取西方世界的接纳。
他甚至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是“中国自找的”,因为中国“未能遵守国际规则”。
不出所料,这些言论迅速引爆舆论,网友怒斥其“吃里扒外”,质疑一个享受国家优厚待遇的学者,为何会如此赤裸裸地替美国辩护。
但其实胡伟的立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在俄乌战争期间,他就撰写《迷失与不可逆转——俄乌战争一周年的思考》一文,公开宣称中国应“帮助美国打倒俄罗斯”。
并预测若不在7至10天内“争取美国的原谅”,中国将永远失去西方的信任。
更讽刺的是,他主张中国应效仿日韩,成为美国的附庸,却闭口不提这种依附关系对两国主权的侵蚀。
这种近乎谄媚的论调,与他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这还不算完,随着网友对胡伟的深入挖掘,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这并非他偶然的“失言”,而是长期亲美观点的集中爆发...
美国“代言人”
在胡伟的论述体系里,中美关系被扭曲成一种“施恩与负恩”的失衡状态。
他反复强调美国曾给予中国技术和资金援助,将上世纪中美技术合作描述成美国单方面的慷慨之举。
却对中国在合作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资源只字不提。
谈及中国加入WTO,他更是夸大美国在其中的作用,仿佛没有美国点头,中国就无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基于这种片面的认知,他竟指责中国“忘恩负义”,为美国近年来对中国的全方位打压行为开脱。
颠倒黑白地声称美国才是被动防御方,全然不顾美国在贸易战、科技封锁等事件中主动出击的事实。
令人诧异的是,胡伟这些明显违背事实的言论,不仅没有被舆论边缘化,反而得到了特殊的“关注”。
他的文章登上《纽约时报》,这个长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西方媒体,对胡伟的观点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将其赞誉为“中国自由派标志”。
不过,如今的现实却如同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无情地扇在他的脸上。
在国际关系的宏大棋盘上,局势的发展走向与他的论调背道而驰...
被现实“打脸”
如今中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能源合作成果显著。
从天然气管道的持续通气,到贸易额的逐年攀升,中俄合作不断开辟新的增长点,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俄罗斯稳定的能源供应,有力保障了中国能源安全,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也为俄罗斯经济注入活力。
这样坚实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岂是胡伟一句“断绝合作”就能撼动的?
其荒谬提议,在现实蓬勃发展的中俄关系面前,显得如此幼稚可笑。
再将目光转向美国,所谓美国曾“无私帮助”中国加入WTO,实则是基于美国自身利益考量。
当时美国期望借中国入世,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行径变本加厉。
持续加征关税,严重扰乱双边正常贸易秩序,无数中国企业深受其害。
派遣军舰频繁闯入中国领海,肆意挑衅,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安全。
对华为等中国企业不择手段地围追堵截,禁止其参与美国市场,联合盟友抵制华为5G技术,妄图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
事实清晰表明,美国绝非胡伟口中的“友善伙伴”,而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强硬阻碍。
而且,如今俄乌冲突的局势发展更是狠狠驳斥了胡伟“投美弃俄”的荒诞言论。
战争后期,乌克兰深陷困境,国土满目疮痍,大量青壮年战死沙场,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欧洲国家也因制裁俄罗斯面临能源危机,物价飞涨,民众抗议不断,工业生产因能源短缺而陷入停滞。
反观中国,始终保持中立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推动和平解决冲突发挥建设性作用。
实践证明,中国的立场和做法符合国际道义和自身利益,也展现出大国担当,相比之下,胡伟的主张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可行性。
一直以来,中国坚决维护领土主权,面对美国挑衅从不退缩。
在国际舞台上,坚定捍卫国家利益与尊严,从南海争端到贸易摩擦,中国始终据理力争,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坚定的意志,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无理行径难以得逞。
值得一提的是,胡伟因其不当言论,最终受到革职处分。
这一事件引发人们深刻反思,身为“高知分子”,本应凭借深厚学识为国家出谋划策,为何却发表如此不当言论?
这背后是否反映出部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价值观引导缺失问题?
所以高校在培养学术人才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其家国情怀、正确价值观的塑造,避免类似令人痛心的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