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梦叭叭叭
编辑 |小梦叭叭叭
潘展乐家世背景曝光:人和人的差距,其实是家庭格局和眼界的较量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些个体能够凭着自身的勇气和才华,一飞冲天、傲视群雄。
而事实上,他们身后往往还站着一个个不平凡的家庭,用独特的格局和眼界为孩子铺就了人生的康庄大道。
就比如在刚刚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小将潘展乐的精彩表现无疑就是由此而来。
说到潘展乐,你一定对他的两个成绩记忆犹新——自由泳决赛打破世界纪录,游出46秒40的惊人成绩,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创下45秒92的单棒神迹,帮助中国队终结了美国队40年的垄断。

那一刻,整个华夏大地都在为这个敢于逆袭的"飞鱼"欢腾雀跃!
可是你知道吗?
潘展乐之所以能创造出这些传奇般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那个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沉睿智的家庭。
一个来自普通职工家庭的少年,是如何得以蜕变成为新一代的"飞鱼王"的呢?
一切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家庭的独特气质和格局之中。
说起来,潘展乐在小时候并非出生就拥有"体育王子"的头衔。
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个中慈祥的老爷爷。
从爷爷那里,潘展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疼爱。
不论是刮风下雨,爷爷总会守在游泳馆门口,等着为小家伙捂捂身子,护送他一程。
据说,爷爷如今可以倒背如流地报出去游泳馆的路线:每周六晚上11点,搭乘开往杭州的绿皮火车,凌晨4点20分到站后,再等两个小时换乘公交或地铁,最后转318路公交抵达目的地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这漫长而艰辛的路程,是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默默操持了十多年。
而在小潘展乐的心目中,爷爷就是他这一生最坚实的后盾。
爷爷总是这样夸赞他:"我的乐乐是天底下最棒、最好、最诚信的孩子!"
一句话就将孩子的人生定位到了最高的高度。
相信孩子一定能成为自己所期许的模样,这就是爷爷对潘展乐的终极祝福。
有了这份慷慨而坚定的祝福,孩子自然就会放飞理想,一路高飞。
果不其然,那时候的小潘展乐就常常向爷爷许下诺言:"我一定会游得比孙杨还要快!"

这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是源自一个无比温暖而充满眷顾的家庭氛围。
后来,当潘展乐进入外地集训时,爷爷会与他约定固定时间打电话、视频。
但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之间从不互诉成绩和训练,只是单纯地闲聊家常。
在爷爷眼里,潘展乐不过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大孩子而已。
至于未来是否能开创奇迹,爷爷只有三个最朴素的要求:第一是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是好好吃饭睡觉,第三就是要保重身体。
可以说,就是这份家人的无私宠爱、这种家庭独有的"淡泊明志"氛围,才最终铸就了潘展乐独一无二的人格品质。
他孝顺有加、乐于孝敬父母,更难得的是,从未对金钱名利产生丝毫的欲望。

唯一的追求,就是在自己最热爱的领域中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
对比那些被娇生惯养、被家长当成摇钱树的童星们,潘展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呢?
这一切的秘密,就藏在这个普通却又独具格局的家庭中。
家人给予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疼爱,更多的是一种"因材施教"般的引导之道。
一位教育家曾有过精辟的比喻:"养育孩子就如同培育花木一般,首先要认清它的气质和特性,再给予适当的施肥浇灌和培养。"
而潘展乐之所以能走上今日的人生巅峰,正是因为他的家人很好地捕捉到了孩子天性中的闪光点,并一直在悉心滋养着它。

久而久之,就许这点点星火燃遍了整座山林,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而且,在蜕变的这个过程中,潘展乐从未遭受过哪怕一点点的扭曲或改造,家人唯一做的,就是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呵护着。
最终,他才能真正做到了"花木自然、任其生长"的理想境界。
可以说,这才是真正优秀的教育方式。

而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才能禀赋,需要家长用宽容和包容的胸襟去感受。
一旦我们禁锢了孩子的本性,把他们硬生生地去改造成我们所期望的模样,那结果定然是适得其反。
想想那些曾被父母强迫学习错误专业、被扼杀梦想的天才们,最后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说到底,真正伟大的孩子都是他们父母宽阔眼界的产物。
就像孙颖莎的母亲所说:"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她难过时给予支持,她专心投入时在身后默默相随。"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释放出内心最耀眼的光芒。
父母的责任,其实就是像个园丁一样,为孩子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别期望从一棵枣树上结出桃子,更要给每种植株以应有的滋养。
只有满怀宽阔的视野,才能培养出品质卓越的"千里马"。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另一个家庭的故事了。
清华大学教授龙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有三个孩子的他,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不同的教育。
大女儿出色的各科成绩让他引以为豪,但对于小女儿的糟糕表现,他却也是一视同仁。
龙平教授认为,小女儿或许并非擅长文化课,但她对绘画的热爱却是家人应该珍视的。
所以,无论小女儿在学习上的表现如何,龙平都没有以任何方式去干预她,而是鼓励她去追随自己的兴趣。
多年之后,小女儿的确没有如大姐那般成绩出众,却活得格外快乐而自信。
这正是一个高格局父母该有的表现。
放眼望去,优秀的孩子无一不是出自一个宽广视野的家庭。
譬如女网王郑钦文,就是在父亲的悉心引导下才得以傲视群雄。

从小学习阶段就请来了李娜的启蒙教练,到了专业阶段再请世界级的名帅把关,可谓是倾尽全力、精心培养。
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凰",父母之爱子的,其实就是期望孩子能展翅高飞。
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唯有以宽阔的视野和格局作为支撑,并非勉强和压迫,而是顺其自然、任其生长。
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教书育人,就如同栽花种树,必先要知道它的生长特性,然后给以适当的滋养。"

所以说,家庭的格局和眼界差距,恰恰就造就了孩子命运的不同。
一个家庭大气,视野开阔,当然就能为孩子描绘出精彩的人生蓝图。
而一个家庭狭隘短视,孩子自然也就难以释放出内心的无限潜能了。
想当年的俞敏洪,若不是受到母亲的极力支持和鼓励,或许今天也就难以创下教育巨头的传奇。
有时,父母并非完全有意在培养孩子,但他们注定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影响。
这正如励志天王陈浩所说:"家庭的气质,恰如花香一般,充满了整个房间。"

当一个温馨包容的家庭拥抱了孩子,那孩子自然也就被赋予了最纯正的品性。
反过来,若一个家庭浸透了利欲熏心的气息,孩子长大后自然也很难避免物化和扭曲。
就像当年的小童星麦考利·卡尔金一样,在家长们的贪婪驱使下,本该纯真无暇的他很快就堕落到了金钱的泥潭。

正所谓"砍伐树木易,树人之功难"。
父母如同孩子的铁人先锋,他们要时刻在孩子心间筑起价值的高地,用崇高的理念浇灌孩子的人格。
所以,当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时,不如先学习一下别人家的父母,他们才是真正的人生导师啊!
也正是这个道理,那位当初被全红婵小朋友怼了一句的家长应该引以为戒。

放眼整个家庭教育史,从古至今,一个家庭的格局和气度足以左右孩子的一生。
所以,如果连父母这个基础都搞不好,那又谈何孩子取得成功呢?
要成为优秀家长,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将自己放入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其次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孩子,决不能将孩子当作创收的机器,再者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生长、自由绽放。

一棵参天大树,往往也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中自然生发而来的。
同理,一个伟大的孩子也必然是在充满爱与智慧的家庭中孕育而生。
未来我们是否能看到更多的潘展乐、郑钦文和孙颖莎等人物,就全在于家人们是否能及时调整心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