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徐茂公是大唐开国功臣,更是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家。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却说出了一句令人不寒而栗的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这番话犹如一个不祥的预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阵阵涟漪。
为何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会对自己的后代说出如此狠心的话语?他是否预见到了什么?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预言竟然在他的孙子徐敬业身上应验。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我们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一探徐茂公这位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
功成名就
贞观元年的长安城,人们总爱谈论一个传奇故事。说的是当年那个从山东小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如今已是朝中重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此人便是徐茂公,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徐世勣。
谁能想到,这位开国功臣的发迹,竟始于一场意外的相遇。那是大业年间,年仅十七岁的徐世勣在逃难途中遇到了李世民的军队。当时隋朝已是风雨飘摇,各路义军蜂起,李世民正在太原一带招兵买马。
徐世勣初见李世民时,便说出了一番令人惊叹的话:"天下大乱,非圣人不能平定。观王师举止,必能成就大业!"这番话让李世民大为赞赏,当即将他收入麾下。
不过,真正让徐世勣崭露头角的,是一场出人意料的战役。当时李世民的军队正准备攻打某座城池,众将都认为应该强攻。徐世勣却向李世民献策说:"此城易守难攻,若强攻必损兵折将。不如先断其粮道,以逸待劳。"
李世民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不出一月,城中断粮,守军不战自降。这一仗,让徐世勣的名声在军中传开。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在汾阳之战的表现。当时敌军势大,众将都主张撤退。徐世勣却说:"敌军虽多,但粮草补给线过长,我军若能断其后路,必能一举制胜。"李世民深以为然,让徐世勣率军实施这个计划。
结果,徐世勣带领五千精兵,趁夜色偷袭敌军粮草,一把火烧毁了敌军所有补给。敌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逃。这一战,不仅让徐世勣在军中威望大增,更让李世民对他刮目相看。
武德九年,天下已定,李世民即将登基。在这个关键时刻,徐世勣又立下了大功。当时,还有一些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作乱。徐世勣提出了"安抚为主,剿灭为辅"的策略,既安定了民心,又消除了隐患。
贞观初年,朝廷论功行赏,徐世勣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画像被挂在凌烟阁上,供后人瞻仰。在当时的长安城,常有人说:"要说开国功臣,徐茂公可排的上前三甲!"
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之时,朝中已经暗流涌动。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有的成了政敌,有的已经离世。徐世勣站在凌烟阁前,望着自己的画像,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的他,或许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因为他深知,在这个功高盖主的年代,荣耀的背后往往暗藏危机。正如他常对亲信说的那句话:"功高不可久居,势大不可不防。"
权力困局
贞观十年后,朝堂上的风向悄然转变。那些曾经对徐世勣恭敬有加的大臣们,如今见了他都刻意保持距离。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波。
那年春天,魏征在朝会上提出整顿边防,并暗指近年来边境将领骄纵跋扈。众人都知道,这是在指桑骂槐,矛头直指徐世勣及其部下。徐世勣当场反驳:"边防将士,日夜操劳,若无他们,何来太平盛世?"
这场争执,让李世民也颇为为难。一边是为国开疆拓土的功臣,一边是直言敢谏的谋士,两者都是朝廷不可或缺的臂膀。
不久后,又发生了一件令朝野震动的事。有人在皇帝面前告发,说徐世勣的部下私下聚会,议论朝政。房玄龄得知此事后,立即上书建议严查。徐世勣不得不亲自到太极殿向皇帝解释:"臣部下聚会,不过是叙旧论兵,绝无他意。"
李世民虽然相信了徐世勣的解释,但这件事还是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徐将军麾下兵将众多,若有异心,岂非大患?"也有人说:"功高盖主,古来少有善终。"
这些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徐世勣耳中。一日,他在府中设宴,请来了几位老友。酒过三巡,一位老将军忍不住说道:"徐公,如今朝中局势,你难道看不明白吗?"
徐世勣端起酒杯,面无表情地说:"明白又如何?不明白又如何?"
就在这时,房玄龄突然造访。众人见状,纷纷告辞。房玄龄坐下后,对徐世勣说:"老友,今日我是为你而来。朝中有人说你结党营私,你可知道?"
徐世勣笑了笑,说道:"结党营私?我徐某人一生为国,何曾结党营私?"
房玄龄叹了口气,说:"你我共事多年,我自然相信你。但如今朝中局势复杂,你还是要多加小心。"
这番话,让徐世勣沉默良久。第二天,他便上书请辞边防要职,说自己年事已高,想要告老还乡。李世民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让他担任了一个闲职。
从此,朝中大事渐渐与徐世勣无关。那些曾经追随他的将领,也都被调离了要职。有人说,这是皇帝在防微杜渐;也有人说,这是给徐世勣的一个警告。
贞观二十年,朝中再起波澜。有御史弹劾徐世勣的族人在地方骄纵跋扈。这次,就连一向支持徐世勣的长孙无忌也保持了沉默。徐世勣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徐世勣选择了主动退让。他深知,在这个功高震主的年代,全身而退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智者远虑
贞观二十三年的一个深秋,徐世勣终日闭门不出。他将一生收藏的史书摆在案前,逐一翻阅。他的老仆见状,问道:"老爷为何突然翻看这些旧书?"徐世勣放下手中的书卷,说:"我在找一个答案。"
这段时间,徐世勣频繁召见族中长辈,向他们询问家族的过往。一位年过古稀的族叔对他说:"我们徐家在隋朝时也曾显赫一时,后来却因一场政治风波而衰落。"
这番话引起了徐世勣的深思。一日,他召来管家,让他取出家谱,仔细查看历代徐氏族人的兴衰。管家翻开陈旧的族谱,念道:"自汉以来,我徐氏三次显达,三次衰落,皆因功高震主..."
这时,有人来报,说魏王李泰派人送来了一份礼物。徐世勣让人将礼物收下,却在当晚召集家中子弟,对他们说:"魏王待我不薄,但我徐家不可掺和储位之争。"
不久后,朝中果然因储位之争暗流涌动。有人劝徐世勣表态支持魏王,徐世勣却说:"明哲保身,方为上策。"
一个月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朝中多人被牵连,独徐世勣因早早避嫌,得以平安。这件事后,徐世勣对长子说:"你看,祸福难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贞观二十四年春,徐世勣的一位旧部来访,向他诉说边防将领的不满。徐世勣沉默许久,最后说:"告诉他们,安分守己便是。"这位旧部临走时,徐世勣又叮嘱道:"把刀枪都放下吧,种种田,过安稳日子。"
这一年冬天,徐世勣常常独坐庭院,看着自己的孙辈们嬉戏玩耍。一日,他的次子问道:"父亲为何总是皱眉?"徐世勣说:"我在想,该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
次年开春,徐世勣开始整理家中文书。他将自己多年来的政治经验写成家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官至一品,莫贪权势;位居显要,需知进退。"
贞观二十五年夏,徐世勣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将族中子弟召至床前,说了那句著名的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众人听后惊诧不已,有人问:"为何要说这样的话?"徐世勣没有解释。
这句话很快传遍长安城,有人说徐世勣是在诅咒自己的后人,也有人说他是在保护家族。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位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老臣,对皇权政治最深刻的认知。
临终前的最后一天,徐世勣让人取来了自己的将军印。他摩挲着这枚印玺,对儿子们说:"我们徐家,已经不需要这个了。"
预言成真
永淳元年,长安城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徐家的传闻。说是徐世勣的孙子徐敬业,年纪轻轻就已经显露出不凡的才华。有老臣见过徐敬业后,惊叹道:"此子气度不凡,比当年的徐茂公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敬业自小就熟读兵书,精通韬略。十五岁时,他便能对《孙子兵法》做出独到见解。当时在场的几位老将听后,都说:"此子若在战场,必成大器!"
然而,徐家的长辈们听到这些赞誉时,却都面露忧色。徐世勣的那句遗言,如同一道阴影,始终笼罩在徐家上空。有族老曾劝徐敬业:"你既有才,何不去做个清官?"徐敬业却说:"我徐家世代戎马,岂能甘居人下?"
天授元年,朝廷发生巨变。太后武则天废黜了年幼的皇帝,自己临朝称制。许多旧臣都对此心怀不满,但碍于武则天的威势,无人敢言。
这时的徐敬业已经官拜扬州别驾。一日,他在府中设宴,宴请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故旧。席间,有人说起朝廷近况,言语间多有不满。徐敬业听后,拍案而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徐家世受国恩,岂能坐视不理?"
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武则天派人暗中监视徐敬业的动向。这时,徐家的老仆想起了先主徐世勣的遗言,连忙劝阻:"老主人临终前的话,难道你忘了吗?"
徐敬业却说:"祖父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但如今天下大乱,我徐家子孙岂能作壁上观?"
天授二年春,徐敬业与江淮一带的旧臣秘密联络,准备起兵勤王。他对同僚说:"我祖父当年开创的基业,如今毁于一旦,我岂能袖手旁观?"
起事前夕,徐敬业下令军中:"杀一人即止,毋得妄杀。"这与当年徐世勣用兵时如出一辙。有老将感叹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徐敬业刚起兵,武则天就已得知消息。她立即调集大军,分三路包抄徐敬业的军队。徐敬业在扬州一带与官军激战,初时占据上风。
但好景不长,武则天派来的援军很快赶到。徐敬业的军队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最后一战时,徐敬业身陷重围,有将领劝他突围,他却说:"我徐家世代忠烈,岂能贪生怕死?"
这一战,徐敬业兵败被擒。武则天下令,诛杀徐氏九族。徐家满门抄斩,只有几个年幼的子女被人偷偷藏了起来。
徐世勣当年的预言,终究还是应验了。从此,徐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剩下了一个悲壮的故事。
历史启示
徐家的兴衰,在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武则天登基后,曾对大臣说起徐世勣的遗言:"徐茂公此言,非诅咒,实远见也。"
这段公案,在史官笔下被反复提及。一位史官记载道:"徐茂公临终遗言,世人皆以为不祥,殊不知此乃一代名臣对权力本质的洞察。"
长安城里,徐家的故事代代相传。一位老儒生常对学生讲道:"徐世勣一生功勋赫赫,但他最后一句话,却道尽了千年权力更迭的真谛。"
神龙元年,一位曾在徐敬业幕下效力的老臣,被人问起当年的事。这位老臣说:"徐家父子三代,一个开创基业,一个明哲保身,一个血染疆场,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
有趣的是,徐世勣和徐敬业祖孙二人,都曾说过同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有人说,这是时势使然;也有人说,这是命运弄人。
开元年间,一位民间说书人在茶馆里讲起徐家的故事。他说:"徐茂公打天下时何等威风,谁知最后却要提防自家子孙?这世间,富贵轮回,荣辱成空,古今皆是如此。"
贞元年间,有官员在朝会上引用徐世勣的遗言,来劝谏皇帝警惕权臣。这位官员说:"徐茂公一句遗言,预见了徐氏家族的兴衰,也道出了历朝历代的治乱之源。"
徐家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人说徐世勣太过苛刻,有人说徐敬业太过刚烈,但更多的人感叹命运无常。一位老者曾说:"徐家三代人,一代比一代聪明,却一代不如一代善终。"
宪宗时期,一位史官在修改《唐书》时,特意为徐世勣立传。他在传记中写道:"徐世勣临终遗言,不仅预见了家族命运,更预见了历史规律。"
元和年间,有人在扬州徐家故居的墙上,发现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功名千古空余恨,荣辱百年总是空。不信但看徐氏事,兴衰轮回总匆匆。"
直到今天,徐世勣的遗言仍被人津津乐道。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预言不仅应验在徐家身上,更成为了一面镜子,映照出权力更迭的永恒主题。
在长安城的某个角落,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可知徐茂公为何要说那句话?因为他看透了。"看透了什么?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徐世勣自己知道答案。
在数不清的朝代更迭中,徐家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但这个故事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无数相似的命运。那句遗言,穿越千年时空,依然在警醒着后人。
据说每年秋天,扬州的老人们还会讲起徐家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总是一样的:"世人皆知徐茂公是大唐开国功臣,却不知他临终前说过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