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崛起,国内众多车企和电池制造商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欧洲便是其中的重要目标。
然而,2024年10月末,我国突然宣布暂停中企赴欧建厂,这一决定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度解读。
这一举动不仅对欧盟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也揭示了更深层的国际贸易博弈背后的复杂性。
那么,我国为何选择停止赴欧建厂?背后的原因有哪些?这一举动又会对中欧经济关系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欧盟的步步紧逼自2022年以来,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动车出口量继续增长,占据欧洲市场越来越大的份额。
面对我国电动车品牌强势进入,欧盟国家逐渐感到不安,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欧盟在去年启动了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
这场调查试图认定我国电动汽车是否在享有补贴的情况下以低价进入欧洲市场,并随之产生了征收额外关税的提议。
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将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7.8%到35.3%不等的关税,目的是为了抵消“价格不公平”带来的影响。
法国、意大利等多国支持该政策,虽然德国的汽车巨头们纷纷表示反对,但在10月4日的最终表决中,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正式通过。
关税的实施对我国电动车企业形成直接的经济压力,也让中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暂停中企赴欧建厂对于欧盟的关税措施,我国明确表示反对,指出这种政策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在欧盟宣布关税决定后,我国迅速反制,要求多家中资车企暂停赴欧投资,暂停在欧建设电池工厂、电动车组装厂等项目。
据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大型电池生产企业也已经决定叫停其在德国的建设项目,这一系列中企的撤资动作,直接影响了德国数百亿人民币的投资。
例如,原本我国某电池公司计划在德国萨尔州和勃兰登堡州建设两座大型电池工厂,设计年产能分别为24吉瓦时和16吉瓦时,预计将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竣工投产。
然而,随着我国的这一决定,这些投资计划被迫搁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对欧洲汽车供应链的冲击,立即在欧洲市场引发震荡。
新能源产业前景受挫近年来,欧盟逐步推动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尤其是德国作为欧洲汽车制造的龙头,对电动汽车寄予厚望。
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生产了127万辆电动车,其中纯电动车达到了95.5万辆,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我国。
然而,欧盟的电动车产业,尚未完全摆脱对外界供应链的依赖,尤其是电池和其他关键零部件的供应。
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欧洲本土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我国凭借,在新能源电池方面的技术和供应链优势,长期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电动车电池。
据预测,到2030年,欧盟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需求中,中国的供应占比可能会接近俄乌冲突前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水平。
中企暂停赴欧建厂,将使得欧盟未来在电动汽车领域面临更大的供应链不稳定风险,而欧洲的本土电池制造业尚未具备独立支撑市场的实力。
人才、技术与资金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欧洲多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投入大量资源,但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欧洲本土电池制造商举步维艰。
例如,前不久欧洲知名电池企业北伏便传出裁员消息,裁减了约1600名员工,并且推迟了新电池超级工厂的建设计划。
诸如此类的事件表明,欧洲电池产业仍然无法摆脱,对我国企业的技术依赖。
在政策层面,欧盟希望通过增加本土电池产能,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然而,人才和技术的短缺让这一目标变得更加艰难。
与此同时,欧盟国家在新能源车补贴上资金不足,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也使得电动车销量出现了显著下滑,进一步打击了当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信心。
今年8月,欧盟的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43.9%,其中德国市场更是下降了68.8%,这种市场冷淡进一步加剧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不稳定。
把握新兴市场机会在暂停赴欧建厂的同时,我国的车企和电池制造商,并没有停下扩张步伐,而是选择将投资重点转向亚洲、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
这些地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且对中国企业更加开放。
通过调整市场布局,中企在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中寻找增长机会,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
例如,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车企,在南美投资建设电池厂、汽车装配厂,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本地化生产。
这样的策略不仅增加了,中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话语权。
双方博弈背后的深层影响中企暂停赴欧建厂,无疑给欧洲新能源行业带来重创,而欧洲对我国新能源产品的依赖,也使其失去了与中国谈判时的筹码。
欧盟对华关税政策的制定,虽然意图保护本土产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过度的保护政策,反而可能让欧洲错失新能源市场的转型机遇。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谈判,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政策,以避免激怒中国而彻底失去中企在欧洲的投资。
未来中欧双方如何达成更具包容性的合作,仍然值得关注。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国不仅发出信号,表明不会在关税问题上妥协,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强大实力。
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选择合作还是对抗,这不仅是对欧盟的考验,也在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的重新调整。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