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在汽车“智驾平权”浪潮中的崛起及其背后的多重因素
你说这汽车行业的“智驾平权”啊,就像那句歇后语说的“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局面复杂得很。2025年被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称为“全民智驾元年”,十万级车型就掀起了一阵“智驾平权”的浪潮。你看比亚迪秦L才9.98万元就搭载了L2 +级智驾,海鸥更是把高速NOA塞进了7万元的车厢里。比亚迪、长安这些主流车企年初就开会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惠,中阶智驾产品都覆盖到入门级车型了,地平线的智驾解决方案也在大众市场开始规模化应用了。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这汽车智驾领域变化也太快了吧,以前都是高端车型才有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现在中低端车型也有了,这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可真是不小啊。
咱先看看地平线的财报亮点。2024年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这毛利率也从70.5%涨到了77.3%。产品解决方案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31.2%,算法授权及技术服务收入更是飙升70.9%达到16.47亿元,毛利率高达92%。虽然非车业务只占3%,但旗下地瓜机器人都出货500万套了,还成功链接了超10万名开发者及200余家创业公司。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约290万套,同比增长38%,累计交付量约770万套,预计2025年要超1000万套呢。在国内每三辆有国产智驾功能的汽车就可能有一辆用的是地平线的方案。其在车企ADAS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突破40%,在国内独立第三方自动驾驶方案市场排行业第二。2024年经营亏损缩窄1.92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5.31%,研发费用31.56亿元,同比增长33.4%,营收占比132.4%。
不少人就觉得这高增长啊,就是市场扩展了,毛利高带来了稳定收入,再加上高额的研发投入把技术基础打牢了,所以亏损就收窄了。在行业洗牌的这个时候还能有这样的优势,说不定2025年就真能盈利了。这就像一个人刚开始创业,到处找机会,找到了就死死抓住,不断投入,在经历了各种困难后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再说说地平线在智能驾驶行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就过去这两年,城市NOA、端到端算法、大模型可是主流。随着高阶智驾开始往中低端车下沉,比亚迪这些车企在不同价位的车型上都开始普及智驾技术了,长安这些传统车企也是全面发力。地平线呢,自己不造车,但是给车企提供智驾系统。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汽车行业智能化加速了,车企和Tier 1对它相关技术的需求那是猛增啊。
地平线的生态定位很独特,秉持“全维开放、公众利他”的理念,提供多种合作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智驾供应体系。不像有些传统的方案商那样封闭。就说比亚迪“天神之眼C”系统能搭载地平线与英伟达双芯片方案吧,还有天工开物工具链能缩短模型部署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这就吸引了超过200家企业跟它合作。这就好比一个商场,装修得又好,服务又周到,东西又便宜,那顾客自然就多了。
它还有全栈技术能力,靠着芯片设计、软件算法、工程实现这三大核心优势,打造出覆盖全场景的智能驾驶方案。像Horizon SuperDrive(HSD)端到端VLA高阶智驾系统,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在复杂城市道路上的表现就跟人开车似的自然。2024年征程6系列出来了,集成多种计算资源,算力覆盖范围广,满足了不同智能驾驶量产需求。已经和20多家车企合作了,还赋能100 +款中高阶车型,HSD系统也要进入好多品牌,2025年Q3就量产落地了。
地平线在行业竞争中可是有不少独特优势因素的。先说说它开放性技术生态的拓展性。就拿它和英伟达合作来说吧,体现出的兼容性优势可明显了,在不同车型上能实现双芯片方案的应用。这天工开物工具链对开发者降低成本意义可大了,能把开发成本降下来了,更多开发者就愿意来了,那合作伙伴不就越来越多了嘛。这就像一场宴会,食物又多又好,来的人自然就多了。
再谈谈它市场卡位与早期布局的前瞻性。地平线就像一个下棋高手,提早就洞察到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比亚迪、长安这些企业开始普及智驾技术的时候,它已经靠着自己的技术储备和市场策略提前布局好了,跟很多车企都达成了合作意向,这就给后面产品大规模应用打下了基础。就说征程6系列芯片,价格定位合理,从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的不同价位芯片还有推出时间规划,2025年三季度正式量产交付更高阶的征程6P。这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层级市场就都能占领一席之地,就像打仗的时候,不同的兵种在不同的战场发挥作用一样。
地平线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很亮眼,市值都突破千亿港元了。2025年3月10日还被纳入恒生综指、恒生科指成分股,成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里唯一专注智驾科技的企业。为啥它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呢?这可不是单靠运气。虽然技术研发投入是很重要的一点,但它还提前洞察了行业趋势,提前卡好位,而且是以客户为导向积累经验,长期做好技术基本功,有了这些才有了成熟的量产交付系统,能让高阶智驾量产落地周期缩短,这样就吸引了不少客户,资本市场自然就高度认可了。
那地平线对“智驾平权”是怎么理解的呢?它觉得“智驾平权”就是产业链话语权的重新分配,可不是简单的技术下沉。毕竟每一次汽车行业变革都会有企业被淘汰的,也会有新企业冒出来。这就好比每次朝代更替一样,旧的势力会被新的势力取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那它的竞争策略深层意义是什么呢?地平线通过软硬结合的办法成功在市场站稳了脚跟,规模效应和技术正循环释放红利,亏损缩窄就预示盈利拐点快到了。这种竞争策略可不是只为了一家企业的发展,而是对整个“智驾平权”时代产业链格局的重塑,这说明它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做了长远布局。这就像一个老谋深算的将军,打仗的时候不是光想着自己这支部队,而是想着整个战局该怎么布局一样。
就个人来看,汽车行业的“智驾平权”是大势所趋。地平线能在这个浪潮中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财报数据说明它企业运营得好,技术发展路径合理,生态定位独特,竞争策略有远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是其实力的体现。在这个汽车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像地平线这样的企业肯定还会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它能像之前一样,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说不定真能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闯出一片大大的天地。这就像一句俗语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方向对了,努力够了,成功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