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柴意新决定替57师垫后选择牺牲,师长为何却被下令枪毙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5-03-09 18:56:37

1943年的常德会战,虽然余程万在突围后迅速率援军收复常德,但他却因“临阵脱逃”的罪名被蒋中正下令枪毙,临阵脱逃?这个罪名是不是跟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后被枪决的58师师长廖龄奇如出一辙?

(原创不易,欢迎各位发财的小手点点赞和关注呀,蟹蟹)

常德会战中,蒋中正曾严令余程万“与常德城共存亡”,要求其死守到底,然而在日军猛攻下,57师几乎全军覆没,余程万最终选择突围以保存残余力量,尽管他在突围后迅速组织反攻并收复常德,但蒋中正认为他未能严格执行“死守”命令违反了军令,属于“临阵脱逃”的类型,这种军事上的“失职”成为蒋中正下令枪毙的直接原因。

常德会战爆发时,正值蒋中正正在参加开罗会议,他希望通过展示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来争取支持,他在会议上多次提及常德保卫战,甚至将余程万的名字作为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象征,然而常德的失守让蒋中正在国际上颜面尽失,尤其是面对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质疑,蒋中正认为余程万的突围行为损害了当时抗战军队的形象,也影响了他争取援助的努力,因此他需要通过严惩余程万来挽回自己的面子!

然而,余程万在此过程中跟日寇一直力战不懈,麾下的169团少将团长柴意新都战死了,可想而知战况之惨烈!

作为169团团长,柴意新当时的军衔已经是少将,比一般的上校团长资历更深,

当时他深知常德城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军进攻前他率领部队在常德城外构筑了多道防御工事,这些工事不仅包括传统的战壕和掩体,还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设置了交叉火力点和反战车障碍物,柴意新特别注重巷战的准备,他命令部队将城内的房屋打通形成连通的防御体系,以便在日军攻入城内后,能够依托建筑进行逐屋争夺!

他是黄埔毕业生,在抗击日寇的基本工事构建上没什么可诟病的。

十一月十八日,日军第68师团的先头部队利用汽艇向涂家湖进犯试图从水路突破常德的防线,169团迅速指挥部队迎战并击沉日军汽艇数艘,毙伤敌军三十多人,随后日军增兵至300余人强行登陆湖滩,柴意新率部转战30余里击毙日军200余人成功打响了常德保卫战的第一枪!

随着日军主力部队的逼近,常德城的东门成为战斗最为激烈的区域,柴意新亲自指挥169团防守东门,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和空中轰炸他沉着应战,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而日军在炮火掩护下试图通过梯子攀爬城墙,柴意新亲自上阵督战指挥部队用手榴弹和机枪将日军击退,在随后的两天里日军连续发起几十次步兵冲锋均被169团顽强击退,日军已经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守军的伤亡也十分惨重,许多阵地被摧毁,柴意新不得不下令让169团继续依托残垣断壁继续战斗并向师长余程万汇报战况。

不过,由于援兵枯竭日军继续增兵,日军终于突破东门攻入常德城内,此时柴意新迅速调整战术指挥部队转入巷战,他命令士兵们依托城内的建筑和工事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都成为战场,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打到最后169团可战之兵已经不足数百人,但柴意新亲自率领预备队多次发起反冲锋,夺回被日军占领的阵地。

接下来的时间,余程万已经预感到城内局势已经极度危急,他只能决定突围...柴意新主动请缨率领169团和171团的残部不到百人负责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他深知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仍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令,在最后的战斗中柴意新率领部队坚守在华晶玻璃厂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在3日的午夜他在府坪街路口发起最后一次冲锋,不幸中弹牺牲!

余程万见柴团长战死不得不下令马上突围,可以说余程万最终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突围,为的就是替57师这支“虎贲”留下种子部队!

然而,蒋中正对余程万做出这么重的处罚,不惜违背74军军长王耀武的求情就是因为他觉得余程万违背了他下令57师必须和常德共存亡的命令。

在国民党军内部一直强调“军令如山”,任何违反命令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惩,余程万的突围行为尽管在战术上是无奈之举,但在蒋中正看来却是对其权威的挑战!

此外,蒋中正在开罗会议上夸下海口,称常德必将坚守到底,而余程万的突围让他失信于国际盟友,进一步激化了他的愤怒。

尽管蒋中正最初下令枪毙余程万,但在多方求情下最终改为两年监禁,

然而,王耀武的求情当时根本不足以说服蒋中正放弃对余程万的惩处,关键时候有一人出面了,他虽然不是黄埔系但他当时是常德会战的总指挥,第六战区司令孙连仲!

蒋中正的命令下发到第六战区后,时任第六战区司令的孙连仲深知余程万的苦衷于是和王耀武一起为余程万求情。

孙连仲更是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让当时的常德百姓联名上书挽救余程万,孙连仲的努力不仅体现了他对部下的关怀,也体现了他本人对抗日大局的深刻理解。

孙连仲是西北军出身,曾在台儿庄血战日寇,此时作为第六战区司令深知余程万的突围并非他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继续抗击日寇,因此他决定出面为余程万求情,他随后让常德百姓联名上书,常德百姓对余程万和第57师的英勇抗战感念至深,纷纷签字恳请蒋中正宽恕余程万,这份签名书不仅代表了当时大家的心声,也是孙连仲求情能成功的关键。

随后,孙连仲还积极与国民党高层斡旋,尤其是与74军军长王耀武和侍从室侍卫长俞济时等人沟通,希望他们共同为余程万的事情多出面,王耀武和俞济时都是黄埔系的干将,也是余程万的顶头上司,他们的支持为孙连仲的求情增添了分量,孙连仲多次向蒋中正陈述余程万的功绩,强调他在常德会战中的困境,试图说服蒋中正改变决定。

最终蒋中正只能答应了这个处理方式,并改判余程万两年的监禁,从此以后余程万对蒋中正和国民党军开始产生了心灰意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