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号召,为支持前线的志愿军展开了广泛的募捐活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正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思想改造的溥仪,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做出了一个感人的举动。
溥仪拆开了自己那件唯一的棉袄,从中取出一件物品递给看守,并说道:“国家现在打仗正需要资金,我愿意贡献出这件宝贝,请您帮我转交给毛主席。”
面对这块色泽土黄、看似平凡的石头,看守人员感到十分疑惑,不清楚它的来历和价值,而这块石头是如何在溥仪多年的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的,也成了一个谜。
田黄石,源自福建寿山地区的一种珍贵石材,因其稀有的产量及独特的质地而备受推崇,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国之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
早在明代,那些色泽优美的宝石就被精心挑选并送入皇宫,用以打造皇家玺印或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而在众多帝王制作的作品中,乾隆皇帝下令雕刻的田黄石三链章尤为著名。
乾隆皇帝驾崩以后,清朝历任皇帝都将三链章视为无价之宝,小心翼翼地传递给后人,直至传到最后一位清朝皇帝溥仪手中。
1924年,军阀冯玉祥发动政变,强行驱逐溥仪离开故宫,溥仪被迫携带着少量贵重物品,开始了他的流亡之路。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许多珍贵的宝物溥仪都不得不丢弃,然而,对于田黄石三链章这一稀世之宝,溥仪却有着特殊的安排。
考虑到三链章的重要性,溥仪特意指示随行人员将三链章缝进了自己的衣物中,以确保它能随身携带。
在随后的日子里,溥仪又受到了日本人的控制,期间他的文物和财产逐渐散失殆尽,他自己也经历了从一位前朝皇帝沦为傀儡皇帝的命运转变,可即便如此,那枚田黄石三链章被完好无损地被他保存了下来。
1945年,溥仪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这一年,他被苏联红军逮捕,并被迫登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
抵达苏联后,出于复杂的政治考量,溥仪并未被送往监狱或拘留所,而是被安排住进了一处特别改建的疗养院。
而在这段时间,溥仪仍然形影不离地带着三链章,轻轻摩挲着这枚印章,可见这枚印章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夜,是他非常珍惜的宝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溥仪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他一直担心自己会像历史上许多亡国之君一样面临死刑的命运,这种恐惧使他对回国充满了抗拒心理。
在溥仪看来,在苏联的生活或许比回到中国或日本更为安全,因为留在这里,至少他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并且还能享受到优待。
所以他先后多次申请留在苏联生活,但苏联政府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到了1950年,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溥仪被告知将被引渡回国,这一消息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面对即将回国的事实,溥仪感到极度恐慌,甚至一度躲进厕所意图自杀。
为了帮助溥仪调整心态,干部们轮番上阵,耐心地与他交谈,鼓励他接受改造,并告诉他只要积极配合,国家将会给予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开导,溥仪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恐惧,接受了回国的事实,回国时,溥仪仍然带上了那枚田黄石三链章,并且还小心翼翼地缝进了自己的棉袄里,回国后,溥仪被安置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1950年10月,国内正处在抗美援朝的紧张时期,后勤物资相对匮乏,全国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捐款捐物以支持前线,在这种爱国氛围的影响下,即便是战犯们也被动员起来为志愿军制作棉衣。
当溥仪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经过一番翻找,溥仪从中取出了珍贵的田黄三链章,并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守卫人员,说:“这是我唯一能拿出的东西,请帮我上交给中央。”
中央对溥仪的这一举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他真心悔改、积极改造的表现,不久之后,组织派人与溥仪进行了专门的谈话,对他主动献宝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和赞赏,表扬了他的爱国行为。
1959年,中央发布了特赦令,溥仪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这一消息让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激,这意味着他不仅获得了新生的机会,还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1960年,英国名将蒙哥马利访问新中国,溥仪一同作为陪客出席了招待蒙哥马利的宴会。
当周总理向蒙哥马利介绍溥仪时,特别提到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听到这番介绍,溥仪立刻站起身来,礼貌而坚定地说道:“我现在是新中国的普通一员。”
溥仪深知,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已经成为历史,如今他和其他公民一样,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