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狂飙再加码,50%能压垮中国制造吗?如果全世界都向美国“下跪”,全球经济会变成什么样?特朗普的算盘,是精明的,也是疯狂的。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在北京时间的昨天深夜,特朗普又撂下一句话若中方不撤销34%反制关税,他将对中国商品再加征50%的关税,并直接中止贸易对话,关税牌打到这个程度,已不只是关税,而是一场赤裸裸的经济胁迫战。特朗普的设想是这样的:美国用加税压服中国,用市场胁迫盟友,最后全球资本链条重新围绕“美国制造”重组,工业回流,供应链脱钩,“美国再次伟大”。听起来很难好,但现实却是——这条路既不现实,也极其危险。全球经济走到今天已深度互联,不是你说脱就能脱的。你想把中国剥离全球供应链?那你准备好接受价格暴涨、交期延迟、产能崩溃了吗?
2020年疫情供应链危机还没完吧?多边体系若被摧毁,没人安全。特朗普若真搞“美国例外主义”,那欧盟、日本、东盟这些被当作“盟友”的国家,也将发现自己不过是下一轮被勒索的对象。你愿意做这场游戏的“棋子”吗?经济胁迫的红利是短暂的,但报复是长期的。一旦世界各国集体开始“去美化”战略,如支付体系去美元化、技术标准自立、南南合作加深,美国将真正沦为“孤岛帝国”。如果全世界都向美国妥协,短期内看似“美国胜利”,但长期来看,全球贸易体系将被拖进“零和泥潭”,世界经济将陷入割裂、混乱与通胀的深渊。那就不是美国赢了,而是人类退步了。
特朗普“50%关税”是怎么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不是“科学测算”,这是“政治武器”。这50%的加征关税,也不是基于产业研究或成本估算,而是特朗普一贯“谈判风格”的体现,第一,要足够“吓人”,第二,要有“表演性”,让选民感到总统在“保卫美国”;第三,要为后续“谈判回退”留出余地,比如,最后只加20%,他还可以说自己“克制”了。换句话说,这50%,是威胁,不是逻辑;是牌桌语言,不是政策方案。但问题是即便是“唬人”,这个数字也是有后果的。尤其是对已经加过54%平均关税的中国商品来说,再加50%,意味着什么?
当前中国输美商品的平均关税水平为54%,它也含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惩罚关税,和拜登时代部分加码;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叠加50%,并非相加,而是复利式叠加),则新的关税公式为:1.54 ×(1 + 0.5) = 2.31,也就是说:关税后价格=商品原价的231%,换句话说,中国出口商品到美国,需额外承担131%的增成本。这基本上意味着低附加值产品全线亏损,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中高端产品边际利润被吞噬,失去竞争力;物流、清关、汇率等外部成本一旦波动,出口几乎等于“做慈善”。这是一种“事实禁运”:虽不叫禁运,却让你无利可图、望而却步。这个事对于低端加工制造企业,这就是生死线。美国市场基本“封死”,必须迅速转向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替代市场。
但是对于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如稀土、高端电池材料、中间零部件,美国却还没得选。这些产品的全球替代性差,即使加税,美国企业依然得买,转移供应链代价巨大。11中国出口企业早已在两条腿走路,我们可以利用墨西哥、越南等地中转,还有全球南方市场和RCEP体系,所以说,这扇门特朗普可以锁,但不可能锁不住中国制造的全球流动性。
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打造一个唯美是尊的新秩序。但他忘了,这世界不是1970年,是这不是勇气,这是鲁莽。这不是谈判,这是赌博。这更不是赢,而是“自残式的所谓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