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杀猪盘——韩国浦项钢铁,被印度折磨了十二年,没炼一斤铁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5-03-23 04:10:11
引言

2005年,韩国浦项钢铁高调宣布进军印度,砸下120亿美元建厂。12年过去,没炼出一斤铁,项目胎死腹中,被网友戏称“史上最贵杀猪盘”。

更离谱的是,2024年他们又杀了个回马枪。这回,浦项到底图啥?

“花120亿买教训”的冤种

2005年,韩国浦项钢铁的掌门人李龟泽在首尔总部召开记者会,宣布一则“重磅喜讯”——浦项将在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投资120亿美元,兴建一座年产120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厂。

这可是浦项建厂历史上最大一笔海外投资,项目一旦落地,产能将足以支撑半个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堪称“中韩合璧”的样板工程。但谁料,这场跨国联姻,竟然变成了一桩精心编排的“杀猪盘”。

当时的背景是什么?韩国本国铁矿资源贫乏,钢铁产量全靠进口原料支撑。随着中国宝钢、鞍钢等企业异军突起,浦项在亚洲市场压力陡增,急需寻找新兴市场翻盘。而彼时的印度,正高调鼓吹“印度制造”,宣称愿为外资铺路搭桥,一派“金砖新贵”的样子。

再加上奥里萨邦政府主动示好,不但许诺提供铁矿石资源,还承诺“征地不超过三个月”,甚至附赠税收优惠。这话听得浦项高层热血沸腾,立刻拍板开工。

可惜,热脸贴上去,换来的却是一盆又一盆冷水。

项目刚启动不久,问题接踵而至。征地成为第一道难关。根据浦项的建设蓝图,项目需征用4000英亩土地,相当于两个澳门。奥里萨邦政府信誓旦旦保证“尽快完成”,结果从2005年等到2010年,五年时间里土地问题始终卡壳。

一方面,地方村民坚决反对,担心失去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耕地;另一方面,环保组织轮番上阵抗议,说项目会破坏森林生态。再加上邦议会内部分裂,地方党派各有算盘,一次会议能拖十天,章都盖不下来。

而最要命的是,浦项每年还要为这个“没影子的项目”支付数百万美元的驻地维护费用、勘察开支、法律顾问和中介佣金。

到了2007年,雪上加霜的事发生了。印度中央政府忽然出台新规,要求外资钢铁企业必须使用印度本土矿产,禁止超过30%的钢材对外出口。这等于直接截断了浦项赖以生存的全球供应链逻辑——你让我自建矿山,又限制我卖到国外?简直是养猪不让出栏。

2011年6月,项目谅解备忘录正式到期。浦项在印度耗时六年,不仅连施工现场都没准备好,甚至连一根地基桩都没打下去。整个项目堪称现代经济史上的“奇迹”——120亿美元投资,没见半点铁,连一滴钢水都没烧出来。

但浦项并没有立刻撤退。他们仍怀抱幻想。2013年,浦项高层决定重启谈判。政府换届了,官员也换人了,能不能东山再起?没想到,新官比老官更磨叽,文件翻译一次要一个月,审批环节冗长得堪比“西游记”。

直到2016年,浦项终于认栽,宣布撤出奥里萨邦项目。十二年里,公司累计投入超过20亿美元直接成本,其他间接损失难以估算。换来的,不是一座钢铁城,而是一堆纸面文件和当地村民的怒吼。

口号震天响,实事一地鸡毛。十二年,浦项彻底看清了印度这个“新兴市场”的真实面孔。

五年没盖好一个章

2005年,浦项高层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完协议后马不停蹄赶往奥里萨邦,展开现场调研。根据计划,浦项需要征用贾格辛普尔(Jagatsinghpur)地区约4000英亩土地,分布在8个村庄。而这片土地恰好是当地数千农民世代耕作的水稻田,连一间现代工棚都没有。

一开始,奥里萨邦政府信誓旦旦,说“所有行政手续由政府包办,三个月保你拿地”。浦项代表在新德里开香槟庆祝,还召集媒体宣布“明年就投产”。可惜话音未落,麻烦上门。

当地村民根本不认账。十几场听证会上,成百上千农民怒斥政府强征土地,抗议浪潮迅速蔓延到全邦。环保组织也跳出来,指控项目将破坏60%以上的原始森林植被,危及珍稀物种生存。政府一边安抚群众,一边拖延审批,整个流程陷入死循环。

而让浦项最抓狂的,是印度政府那套“多部门审批”机制——一个小项目得跑七八个厅局,盖章顺序不能错,一份文件交错了顺序,就得重新排队。有一年,浦项甚至因为环保局和水利厅“争议水源分配方案”,整整停摆了十个月。

为了平息抗议,浦项还主动提出建学校、修医院,甚至答应为失地农民提供再就业培训。但现实是,他们连土地都进不去,拿什么说培训?工程用地寸土难行,连个简易工棚都搭不了。

与此同时,浦项在全球钢铁市场节节败退。2012年,中国宝钢与河北钢铁联合推出低成本高附加值产品,价格杀到浦项成本线以下。浦项急需扩大产能,但印度这头老牛,拉不动。

最尴尬的是,印度媒体却连篇累牍地“庆祝引资成功”。浦项高层本来想低调退出,但政府三番五次喊话:“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合作空间很大。”浦项再也不敢信——这话,他们听了整整十二年。

最后,在新一轮政局调整中,浦项彻底心灰意冷,宣布永久退出该项目。离开前,派驻印度的总经理在内部总结会上只说了一句话:“以后谁再提印度,我就请他吃铁矿。”

这段投资史,被韩国媒体称为“现代企业最大海外战略失败”。而对印度而言,则是一次舆论分裂——有人欢呼外资受挫是“主权胜利”,有人痛心失去就业机会和基础建设支持。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一纸“只需三个月”的承诺。

杀猪盘不止一个,浦项只是冤种中的大哥

浦项的故事并非孤例。十多年来,印度吸引外资的“魔法”不仅套住了韩国人,也让中美企业轮番中招。有人开玩笑说:“进入印度市场的企业,不是刚撤,就是在撤的路上。”

先说富士康。这家代工之王本打算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建设芯片厂,计划投资195亿美元。项目刚启动,印度政府便高调发布新闻稿“欢迎台资巨头投资印度半导体”。

没想到不到半年,富士康被迫退出,转而与越南展开合作。而被富士康“让出”的项目,如今已归属印度本土财团,外资投资款却未全额退还。

特斯拉的遭遇也堪称教科书级别。自2019年起,马斯克多次表态“有意在印度建厂”,还计划在浦那设立首个组装基地。

结果印度政府却强硬要求,特斯拉必须先建厂才能销售整车,且不减免进口税。2022年,特斯拉高层忍无可忍,撤回全部计划,并转向印度尼西亚设立百万辆级电动车产能。

苹果也没好到哪里去。2023年,苹果在印度生产的iPhone外壳,仅有50%的良率。一场意外火灾,更让印度工厂雪上加霜。苹果紧急与40多家印度公司谈判,准备重整供应链,库克一边“扩大投资”,一边内心喊苦。

有数据显示,仅过去七年,就有超过2700家跨国企业选择撤出印度,部分企业甚至起诉印度政府违约索赔。可即便如此,印度政府依然自信满满。2024年,印度商务部长在公开场合宣称:“全世界都在羡慕印度,全球都想和我们做生意。”

这场“盲盒式投资潮”,为何仍吸引资本前赴后继?

答案在于市场潜力与政治幻想的叠加。印度拥有超14亿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加之美西国家“脱钩中国”的呼声日益高涨,印度成为“替代中国”的政治选择。然而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从基础设施到劳工技能,从法律环境到行政效率,印度至今未形成适合重工业和高技术产业落地的生态环境。企业来了,只能靠幻想生存。

而浦项钢铁的十二年,就是这个幻想破灭的全过程。

2024年,浦项又宣布将重返印度,但这次不是建钢厂,而是以合资模式投建新能源车用钢板厂。

经历过一轮生死洗礼,他们是真的看明白了:在印度,不能全盘托付,更不能孤注一掷。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也应以此为戒——市场再大,政策再甜,脱离实际、缺乏保障的投资,只会变成另一场“杀猪盘”。

参考资料

淘金印度,国际企业为何接连“折戟”?-环球网-2023-02-18

出海印度,无人生还-360kr-2024-11-30

22 阅读:12021
评论列表
  • 苍蝇遇到蛆,原来是两父子

  • 天涯 45
    2025-03-25 18:59

    印度有一点挺牛,凡是进来的照单全坑,管你是欧美的日韩的还是中国的,一视同仁,女人也是一样,管你白人黑人黄人还是不是人,一律全歼[得瑟]

    -_- 回复:
    美军女兵都遭了一个。有新闻为证的。
    長安·独立夏衣轻 回复: -_-
    美国说要去驻军,印度说可以,但只能是女兵
  • lf you 37
    2025-03-24 15:57

    印度耶稣去了也得留下一件衣服![得瑟][得瑟]

    用户18xxx72 回复:
    耶稣从印度出来不但要留件衣服还要捂着屁股。
  • 2025-03-25 11:59

    宇宙第一强国竟然干不过亚洲第一强国[呲牙笑][呲牙笑]

  • 2025-03-24 22:56

    阿三就是没褪干净毛的泰迪

    一语成谶 回复:
    别污蔑泰迪。你借泰迪俩腰子,泰迪也不敢向三嫂下手
  • 天鹰 11
    2025-03-25 07:24

    所以阿三工业发展不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 小奈 10
    2025-04-03 10:35

    我准备5万亿美刀开发喜马拉雅山,用10万元在那立项目,20年没开发,所以损失5万亿美元?滚!

  • 2025-03-27 19:27

    不论你们说什么,我就服印度。管你谁谁谁的钱,到了我这就是我的,霸气的一逼,也没见谁被坑了敢扎刺的

  • 2025-03-26 16:50

    自媒体就是误导,如果真是这样的投资环境,那为什么全球那么多大企业都争先恐后去印度投资建厂?这些大企业老板和管理层都是傻子?都是去送钱?,单就苹果手机良苦低这一条就是自媒体断章取义搞出来的,苹果老板都辟谣了!而且还在追加印度超能!

  • 2025-03-24 20:07

    小米也有话要说…

  • 2025-03-24 17:49

    起码钱留下了

  • 2025-03-26 10:28

    一共投资120亿 搞了十几年没动工 每年要支付几百万费用 他最多亏一年几百万啊

  • 2025-04-02 03:03

    这不只是亏了20亿嘛,这还不算走大运了,要是给你顺利用了120亿建好了,开工半年光那偷税罚单都要60亿了,还不说要罚你几张单,最后还要低价把你的厂白嫖走

  • 2025-03-24 23:31

    小米联想之流不还是继续投钱

  • 2025-03-24 12:58

    印度人没有契约精神

  • 2025-03-26 17:32

    瞎编,120亿。是建完整个工厂可以开工生产。连一个桩都没打,怎么可能投入那么多钱

  • 2025-03-26 10:57

    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外包印度设计产品,那设计的质量那是相当的优秀啊!!!一个小产品都能有几十个TQ!

  • 2025-04-02 12:39

    感觉印度要统治世界啊[鼓掌]资产坑杀全世界投资印度资产[点赞]一边大规模向发达国家移民[笑着哭]还没人能制裁他[点赞]

  • 2025-03-24 15:48

    哈哈,准备吃两堑长一智

  • 2025-04-05 14:37

    征地都没完成,哪就120亿投资,这破事最多几亿撑死了,杀猪盘真算不上。vivo那种都完成投产盈利了抢走这才叫杀猪盘

    用户15xxx44 回复:
    几亿不是钱?关键被浪费了十多年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机会和市场。这可无法估量哦
  • 2025-04-20 20:24

    印度只有1亿人口,其它是牲口[得瑟]

  • 2025-03-26 08:12

    贝先黑道莱锋石富代言人颠政覆府!阿美莉卡英昂撒财阀控制所有族奸上市公司股份!幕后寄生能解决?

  • 2025-03-26 14:45

    三哥开口就是天大的项目,要签合同了其实是个零头,先发货后付款,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 2025-04-01 19:20

    印度恼火得很:韩国人送来的钢铁厂开工不了。

  • 2025-04-04 22:24

    笑死我了,开心!

  • 2025-04-09 21:04

    “中韩合璧”的样板工程?

  • 2025-03-26 15:34

    叫花子去了印度也得留下破碗

  • 2025-04-09 08:29

    印度是“精英教育”,加上人格“种族化”,很大一批人民其实是迷眛无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