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两次废除春节,上班的取消休假,谁敢庆祝过年就抓谁

云端故事集录 2024-11-29 18:41:1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距离春节还剩下近2个月的时间,恐怕很多人已开始心潮澎湃,计算着春运买车票的时间,回味着和亲人相伴的幸福往事。

如今,春节不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节日,世界各国也兴起了庆祝中国年的潮流。

或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独属于中国人的节日,曾有两次被废除的经历,当权者当时规定:不遵守禁令,一律严厉制裁。

那么,他们为什么失败了?

中国人与春节的千年情缘

元旦的出现源自我国历法的完善。古六历遵循着干支纪月法,将一年的十二个月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每年的正月为一月,每月的朔日即初一。

不过,由于春秋战国割据混战,国家之间采用的历法也不一样,有的规定子月是正月,有的又规定孟春是正月。

我们现在熟知且普遍使用的“夏历”脱胎于夏朝的历法,经汉朝的完善发展。

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之后,“元旦”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春节。

不止现代过春节会放假,放假制度从秦朝时期就已出现,官员春节有“告假制”,汉朝实行“休沐制”,而到了唐朝,官员法定7天假期。

民间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描写新春的景象。

历经千年的时光,春节与家、亲人紧密相连,缠绕着浓浓的思念之情。但近代以来,中国却有两次要废除春节。

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两次难以进行的春节废除行动

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的软弱和清末的屈辱不止现代的中国人能看见,身处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应该改变。

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的”中国跟清政府有何不同?

从内到外都在变化,在内:比如孙中山的职位叫“临时大总统”,政府官员也有一套新的任命标准;在外:体现在剃发易服和历书的修改上,剪掉满族人的“金钱鼠尾辫”,脱去满族人穿的衣服,改为中山装,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元旦放假三天。

这是中国首次规定采用西方的公历,如此传承千年的阴历就要被废止。

千年来的情感和传承可不是政府的一纸公文就能消除干净的,官方的热闹,民间的兴致显然不高,等进入了腊月年味才逐渐出来,人们杀猪宰羊,置办年货。

可以说,规定的元旦和被“废止”的春节,热闹氛围完全不一样,人们心中惦念着的依旧是春节。

袁世凯的骂名无法洗脱,但他也算做过一件好事——将阴历的元旦改为春节。这意味着中国人民有了两个“年”,一是阳历年,另一个是阴历年。

民国时期,中国第一次废除春节的风波算是平息了,但没想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也搞废除春节的那一套。

1928年5月,国民党颁布了《普用国历办法八条》,明确阴历是“废历”,阴历的节日都不允许过。

刚开始,人们还遵照以前的老习惯,国民党的规定依旧是政府人员遵守,民间还按照传统的进行。

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非要以强硬的手段,要求民间也必须遵守阳历,不惜动用武力镇压,谁庆祝春节就抓谁。

那几年,本该热闹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不能贴春联,孩童不能放鞭炮,商店不能关门,仿佛店家露出笑脸就是不遵守规定,露出丧脸就是不满意规定,人们回乡下团圆也是不可以的。

至于春节的放假事宜,早就被国民党取消了,在一系列严厉的措施下,这件事情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

当时,碍于强权,人们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但心中对春节的渴望从未消散。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们的年味又回来了。

中国不仅在时代的变化中有了“中国春运”,还将春节带到了世界各地,向全球分享属于中国的热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参考资料:

数千年来含义几经变迁,元旦节从何而来——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12-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