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军的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了下水命名仪式。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装备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示了中国海军转型发展和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决心。
四川舰作为中国自主研制建造的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万余吨。该舰采用了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设计,外观威猛且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舰创新性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这一技术的引入使得该舰能够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以及多种两栖装备,极大地提升了海军进行远程打击和空中火力支援的能力。
下水命名仪式于上午10时正式开始,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参加仪式的海军有关领导宣读了中央军委授予舰名、舷号的命令,并向接舰部队颁发了命名证书。随后,进行了掷瓶礼,一瓶香槟酒碰击舰体后自动打碎,舰首彩球打开,舰舷喷射出绚丽的彩带,船坞开始注水,汽笛声、掌声响彻云天。整个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圆满结束。
四川舰的舷号为“51”,这一命名经过中央军委的批准,体现了中国海军对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高度重视。作为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四川舰的下水不仅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有力见证。
四川舰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多种复杂场景下的作战需求,其长度约为263米、宽43米,提供了更大的飞行甲板面积,使得该舰能够搭载更多的舰载机。同时,四川舰还具备极高的灵活性,不仅可以执行传统的两栖攻击任务,还可以用于发射和回收无人机等先进装备,执行从海上攻击到情报、监视和侦察的一系列任务。
电磁弹射技术是四川舰最闪亮的名片之一。通过这一技术,四川舰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发射飞机,不仅减少了传统蒸汽弹射的能耗与维护问题,还从根本上提升了舰机的出动次数,缩短了舰员的出动准备时间。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海战中,四川舰将能够更快地响应战斗需求,充分发挥其打击力量。而阻拦技术的创新,则确保了舰载机在着舰时的安全性,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更灵活地应对现代作战中的各种突发状况,确保飞行器安全返航。
四川舰的下水将按计划开展设备调试、系泊试验、航行试验等工作,未来将成为中国海军的重要力量之一。它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为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