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时是小船,归来后是巨轮。今天,我国已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世界上每制造两条船,就有一条来自中国。产业发展带来就业市场的繁荣,逐渐影响到高校的办学侧重,影响到考生的志愿填报。
《中国船舶报》指出,近3年来,船海相关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就业率在95%以上。在就业率足够可观的情况下,若是能进入船海领域的优质企业,无异于锦上添花。而中船工业、中船重工恰恰是船海领域最耀眼的一对“双子星”,分管中国南北方的船舶工业,业内常以“南北船”来表示对这两所单位实力与名誉的认可。
伴随我国对船舶及海防技术的更高追求,“南北船”承担了更重大的科研任务,催生对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更大需求,一所精通船海领域的高校,无疑是“量大管饱”,性价比极高的人才库。经长期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南北船”的重点校招地点之一。
从已知的信息看,至少从2016年开始,“南北船”就已是录用哈工程毕业生最多的国防科工单位。2019年,中船工业与中船重工合并组成中国船舶集团,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就此诞生,它的优化重组对哈工程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亦是一个好信号。目前,在入职国防科工单位哈工程毕业生中,去往中船集团的比重基本在10%左右。
如果以入职各国防科工单位的比重为依据进行排名,不难发现,哈工程毕业生的去向趋于稳定。过去,哈工程毕业生虽备受这类单位的青睐,但除中船集团稳居鳌头外,其他国防科工单位的就业比重波动明显,每年的排名都会发生较大变化。而近三年来,中国航天、中国电科、中国核工等单位逐渐稳定在前几名。
这一现象固然与哈工程的王牌专业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哈工程毕业生对学校办学特色、自身定位、未来发展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趋于稳定的就业去向,也会为以后的哈工程毕业生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最终有利于哈工程就业质量的长期稳定。
当然,凭借优异的办学质量,哈工程毕业生并不只在国防科工单位发光发热,国家电网、中国建业、中国中车、华为、比亚迪等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企业,亦是哈工程毕业生活跃的“舞台”,据最新数据,签约世界及中国500强的哈工程毕业生已突破2400人,同比增长约24%。
此外,与过去多集中在黑龙江就业相比,赴北京就业的哈工程毕业生占比逐渐增加,总体上看,华东地区逐渐超越东北地区,成为哈工程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区域,占比超过3成,这一方面与船海领域工作的需要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哈工程在省外认可度不断提升的反映。
对考生而言,如果已树立了“非船海不可”的就业意愿,哈工程理应作为首选高校,即使想在船海之外的领域寻求名企大厂,哈工程也能提供入职500强的机会。兼备全面性与高质量的就业去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办学质量的最终体现,也是同学们重点关注这所高校的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