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接连重温伯格曼的几部影片,让我觉得有些应接不暇,心中似有似无,似有似无,实在是一种很美妙的心理经历。与伯格曼的许多电影相似,《呼喊与细雨》的情节主线并不复杂,但是在光线与阴影之间的哲学思考,以及角色的心灵,却是极其复杂而深刻的。电影的主线是:两个妹妹回到家里,照顾奄奄一息的妹妹安妮,表现了她们对生命和对方的不同看法,中间还夹杂了三个妹妹的记忆,还有安娜对安妮的特别关心,反映了她们在死亡和死亡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她们想要爱情,却不能爱情的冲突。
安妮并不悲天悯人,她知道人类的弱点,她想要得到爱情。她一次又一次地回想着儿时的记忆,虽然经常被妈妈忽略,但妈妈偶尔的一次无意间的抚摸,却让她无比怀念。她相信神,也许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向神祈祷,但神从来没有回答过她。临死前,她向两个姐姐求救,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她的姐姐卡琳,因为渴望爱情,却又担心受到伤害,她经常用冰冷的眼神看着自己,却也知道自己的生命是虚假的,她憎恨所有的东西,有时候还会用自杀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在安妮快要死去的时候,她的死对她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玛丽亚这个小妹,长得很漂亮,但内心很自私,很虚伪。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勾引她的私人医师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在丈夫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她却远远的看着他的尸体,看着他的求救声,一动不动。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她很软弱,想要和妹妹卡琳重归于好,就是想要得到安慰。
至于那个叫安娜的侍女,她只有一个孩子,不过那个孩子已经去世了,这就是她的故事。在安妮生病的时候,艾米拉是唯一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在安妮看来,艾米拉就是自己的妈妈,也是自己的耶稣。明明已经死了,但是安妮却活了过来,在死亡之前,她把两个女孩叫了过来,让她们抱在一起,说了一句话。卡琳直截了当的冷淡回绝了安妮,玛丽亚装模作样的走过来拉住安妮的小手,但安妮想要抱住她,她挣扎着想要挣脱,并且假惺惺的说:别,我有亲人。假如说,无尽的孤独与空虚曾使安妮暂时回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么这种冰冷的、不能沟通的爱情,则使她再次回到了过去。最后,卡琳与玛丽亚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她们也要面对分离。卡琳对玛利亚说:“我们将来会重归于好的。”玛利亚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才是最开始的地方。在绝望中燃起的一丝希望,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一丝绝望,卡琳只能像一块玻璃那样,继续她的生命。只有没有任何要求的安娜,才会翻开安妮留给她的那本日记本,再次与安妮心灵相通。
安妮在她的日志中描述了三个妹妹,她们都身着带着蕾丝花纹的白裙,在花园里愉快地散步。三个人一起在安娜的带动下,一边开心地聊着天。安妮身上的伤痛好像也不见了。安妮很想把这一幕记录下来,因为在她看来,没有什么能让这一幕变得如此美妙。
就像是一位网民说的:99分的人用疼痛来拒绝希望,而在最后的时刻,用疼痛来拒绝疼痛。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安妮、卡琳、玛丽亚三个人无法沟通,他们的肢体接触不顺畅,他们的爱情很难达成。
事实上,这也很容易理解,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如果每个人都仅仅是带着对爱情的向往,而不去改变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自私和恐惧,不能从心底里说出来,不能拥抱,不能融合,那你又怎么能接受并忍受别人的自私和不安。
幸运的是,有安妮这样的人,她让我们知道,在这个残酷的社会里,我们是多么的需要爱情,多么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