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朱允炆:深度剖析靖难之役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博学的风声 2024-12-01 12:07:49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想当年,朱允炆被立为太子之时,曾与他那英明神武的皇祖父朱元璋有过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朱元璋出于对大明江山的长远考虑,在全国各地大封朱姓子孙为藩王,美其名曰是让他们防御边关的胡虏,以保江山社稷安稳,正如《皇明史窃》中所记载的:“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 朱元璋不仅在军事布局上为后代精心谋划,还耗费数年撰写了一本堪称保姆级别的教科书 ——《皇明祖训》。这本书事无巨细,从如何做皇帝、治国理政、执行制度,到皇帝的生活教条,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比如说,他要求子孙晚上不能睡太死,得偶尔到院子里查看宫里的情况;晚饭不能吃太饱,要勤溜达帮助消化;和大臣聊天时得带好保镖,宫里还要备好盔甲刀剑和骏马以备不时之需。可见,朱元璋对子孙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封藩自然也是他为朱允炆铺就的一条安稳之路。

然而,年纪轻轻的朱允炆却并未乐享其成。面对皇祖父的封藩方针,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疑问:“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意思是,若有胡虏作乱,藩王们固然可以帮忙平定,但要是藩王们自己作乱,威胁到中央政权,又该如何是好呢?这一问,可把朱元璋问住了,史书记载当时 “太祖默然”。朱元璋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们会反攻他的皇太孙,所以沉默许久后,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朱允炆,若真有这一天,该如何应对。朱允炆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他的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先是想用自身的德行感化藩王,让他们找不到造反的理由;其次以皇家礼制责难,借助舆论压力使其退却;若这些都行不通,就收回他们的土地,降低其身份官阶,削弱他们的势力;实在没办法,才会兵戎相见。而朱允炆后来在靖难之役中的做法,正是按照他当初所设想的策略来执行的。就连朱元璋都对他的这套方法给予了肯定:“是也,无以易此矣。” 由此可见,朱允炆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无能,他早在未登基时,就已对可能出现的藩王之乱有所预见,并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既然朱允炆思虑如此周全,那为何靖难之役还是以他的失败告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对手朱棣了。朱棣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他少年时代就在漠北战场上历练,就藩北平后又懂得隐忍蛰伏,举兵靖难时更是有着十足的野心和决心,一路上还有众多能人和贤士的襄助。相比之下,朱允炆就像学校里那个只会读书的 “五道杠少年”,而朱棣则是早早在社会上闯荡、打下一片天地的 “霸主”。

在临近登基时,朱允炆也曾询问心腹大臣黄子澄,若藩王造反该如何是好。黄子澄认为各地藩王的兵力仅够自保,不足为惧,并以西汉七国之乱为例,说当年七国之乱最终不也被周亚夫平定了嘛。可他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朱允炆的对手朱棣可不是当年的吴王刘濞,而朱允炆手下也没有像周亚夫那样的军事奇才。

有人说,靖难之役失败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时大肆诛杀功臣,导致朱允炆即位后无人可用。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从洪武到建文时期,虽然像徐达、常遇春、邓愈等名将或病或死,在建文登基前纷纷凋零,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允炆手下就没有可用之才。事实上,平安、盛庸、铁铉、耿炳文、徐辉祖等都是建文时期的优秀武将,就连一直被人诟病的李景隆,也是个通读兵书、常年领兵且负责过对外贸易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而且,朱允炆在短短四年的执政生涯中,展现出了诸多明君、仁君的素养。据《明史》记载,他 “举遗贤,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旌节孝,瘗暴骨,蠲荒田租…… 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他求贤若渴,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教育,考核官员,还派人到各地了解民情。这样的朱允炆,与我们印象中那个仁慈懦弱、只知读圣贤书的形象截然不同。

所以,我们不能因靖难之役的失败就否定朱允炆的能力。他的失败,更多是因为对手过于强大,而非自身能力不足。靖难之役也并非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而是一场棋逢对手、朱棣棋高一着的精彩较量。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以一城之地、数万兵力覆灭了建文政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当他加冕为帝的那一刻,不知他心中所想的是即将开启的五征漠北、六下西洋等丰功伟绩,还是在回忆与朱允炆作战时的种种过往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