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调不好,小病总不断!记住这4个调理顺序,让你事半功倍!

陈玉龙谈养护 2024-11-15 10:33:35

脾胃虚,百病生。

脾胃这个小姑娘,是我们身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一旦虚弱,运化无力,身体的气血生成不够,那么各种疾病便会趁虚而入。

此时就会出现食欲不好、腹胀腹泻、大便不成型、全身无力困倦、四肢浮肿,面色萎黄等问题。

此时很多人会吃一些健脾的中成药和西药,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实问题在于我们调理的顺序搞错了。

第一个阶段:先疏肝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

如果肝气不疏,就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腹胀、腹泻等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疏肝能够恢复肝正常的疏泄功能,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改善消化功能,就像机器的一个关键部件得到修复后,整个生产线又能正常运转一样。

那么我们该如何疏肝呢?我们用玫瑰、红枣、桑葚、茯苓、百合来泡水喝。

第二阶段:再健脾

脾胃是我们身体的“后勤保障”,它们负责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如果脾胃强壮,就能高效地工作,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脾被认为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而胃则是五脏之本。这意味着脾胃的健康与否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

例如,脾气健运时,能够滋养其他四个脏器(肝、心、肺、肾),保证它们的正常运作,从而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的机会,即使生病也能更快恢复。

用桂圆、无花果、五指毛桃、芡实、薏仁、山药来泡水喝,可以帮助我们健脾。

第三阶段:后祛湿

俗话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各种水肿胀满的情况,都与脾有关。湿气在脾和胃的表现不同。

湿气在胃时,可能会出现泛酸、打嗝、胃胀、胃痛等症状;而湿气在脾时,则可能出现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问题。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当脾胃调理得当时,它能有效地吸收和转运食物中的精华到全身,这样湿气就能被有效地排出体外。

这时我们可以用茯苓、山楂、黄芪、陈皮来一起泡水喝。

第四阶段:补气血

身体疏通后,气血运行更加顺畅,有助于增加体内的能量,并提升气色。补气血的话我们可以用党参、红枣、麦冬、枸杞、当归、玉竹、人参来一起泡水喝。

当然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切勿乱用。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