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健康。当孩子说骨头疼,或者出现发热症状时,不少家长第一反应可能是孩子在经历生长痛,或者只是普通感冒。然而,医院发出紧急预警:有一种特殊的发热和骨痛,很可能是白血病的前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危险信号。
特殊发热暗藏危机白血病引发的发热具有独特之处。通常,普通感冒或其他常见疾病引起的发热,在经过适当治疗,比如服用退烧药、针对病因治疗后,体温会逐渐下降并恢复正常。但白血病导致的发热却不同,它可能呈现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特点。体温有时在 38℃左右徘徊,呈现低热状态;有时又会突然升高,达到 39℃甚至更高,出现高热情况。而且,这种发热往往会反复出现,即便使用退烧药暂时控制了体温,没过多久又会再次升温。这是因为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异常增生,这些异常白细胞无法正常发挥免疫功能,使得身体抵抗力大幅下降,极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频繁引发发热。
骨痛并非生长痛那么简单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偶尔出现骨痛是正常的生长痛。但白血病引起的骨痛与生长痛有着明显区别。生长痛一般多发生在夜间,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周围、小腿前方等,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通常不会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经过适当按摩、休息后,疼痛会有所缓解。而白血病导致的骨痛,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骨骼部位,不仅仅局限于下肢,像上肢的手臂骨骼、脊柱、肋骨等都可能受累。疼痛性质也更为多样,可能是持续性的隐痛,让孩子感觉骨头深处隐隐作痛;也可能是剧烈的刺痛,使孩子难以忍受,甚至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并且,这种骨痛不会因为休息或简单处理就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孩子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将会大大提高。当孩子出现上述特殊的发热症状,同时伴有难以解释的骨痛时,家长们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自行判断为普通问题而延误病情,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生一般会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一系列专业检查手段,来准确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排查是否患有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