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亨里,若论名头最响,声望最高,实力最强,那非杜月笙莫属。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川沙,早年以卖水果为生,人送外号“水果月笙”后来,拜了青帮的陈世昌为老头子,开始在青帮头目黄金荣手下做事,由于做事精明干练,善于结交朋友,很快便在青帮有了极高的威望,开始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为“青帮三杰”
从此,杜月笙便展示了自己极高的情商和办事能力,开始在黑白两道呼风唤雨,在上海滩成为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成为各个阶层的人都想要结交的大亨。
杜月笙在上海经营二十年,青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也被称为“上海皇帝”。考虑到他的影响力,国共两党都极力拉拢,杜月笙选择独善其身,举家迁往香港。
离开上海,杜月笙便成了无鳞的龙,没有了原来的灰色收入。虽然原来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但是来到香港的杜月笙,依然门庭若市,前来拜访和投奔的人很多,他都热情款待,毫不吝啬,再加上本来就不加节制的吃穿用度,原来的“土皇帝”也会面临缺钱花的窘况。
作为曾经的”上海滩老大”杜月笙是不会主动拉下脸去低三下四的找别人借钱的,所以,他就不断的卖房卖地来满足自己的体面生活,但是依然入不敷出。
虽然很多人仰慕他的名望,会主动借钱给他,但是毕竟杯水车薪,没办法,杜月笙只得自己去借钱。
他首先想到的人是刘航琛,他是四川有名的实业家,据说当地三分之二的钱都进了他的腰包。
杜月笙向他说明了来意,并承诺七天之内将这笔钱还上。没想到,刘航琛什么话也没说,直接签了支票递给杜月笙,并说,杜先生,这支票您收好,一百五十万以下,您需要多少填多少,一百五十万以上,您知会刘某人一声,钱您拿去花。
这番话让杜月笙很是感动,但他应该感谢当初的自己。
虽然混迹黑帮,但杜月笙很会做人,他既结交上层名流,对于底层百姓也关爱有加,他曾说过,人可以不识字,但不可以不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