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小郑一家(奶奶、爸爸、姑妈、姑父)就住在这儿,房子年代久远,早已破旧不堪,将来小郑和她女儿也要搬回来,这就意味着14㎡要挤下6个人。
家里的楼梯将近68°,又陡又长,当年小郑的爷爷就是失足从楼梯摔下,没过多久便去世了,为了避免危险再次发生,小郑委托设计师来改造老房。
(1)过道狭长
老宅的一楼是店面,要上楼就得通过一条狭长的过道,过道不仅阴暗,而且只有80cm宽,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
(2)厨房和卫生间相连
厨房和卫生间在一起,上厕所的时候就把浴帘拉上作为隔断,有时外面在炒菜,里面在大便,饭菜香味混着屎尿味,实在太尴尬!
(3)杂物间
一楼二楼中间的空间被荒废了,平时就用作杂物间,非常脏乱。
(4)奶奶卧室
奶奶的床在屋子最里边,被柜子围着,不仅没有采光,而且通风很差,躺在床上感觉很压抑。
客厅是家里采光最好,也是一家人唯一能活动的地方,然而堆满了各种杂物,能呆着的地方也所剩无几。
(5)阁楼
阁楼层高不一,最高处1.48米,最低处仅0.82米,人在阁楼上根本直不起身子,得一直弯着腰。
小郑的爸爸睡在阁楼,姑妈姑父睡隔壁,两张床紧贴着,睡觉的时候就把帘子拉上,毫无隐私,有时姑妈姑父动静太大,床铺晃动发出嘎吱响声,经常吵得小郑爸爸睡不着觉。
(6)还要帮邻居改造
这间老宅除了小郑一家,还住着邻居干先生。
干先生家的布局结构更奇葩,连卫生间都没有,平时上厕所得跑到公厕去。二楼仅4㎡,女儿的床都是悬空搭上去的,睡在上面感觉随时都会掉下去,非常危险。
看到设计师帮小郑家改造,干先生愿意自费也让设计师帮忙改造房子。
(1)楼梯
原本阴暗狭窄的通道改成了楼梯,还装了一排小照明灯,照亮回家的路,温馨又安全。
(2)二楼
改造后奶奶的床移到了窗户边,采光、通风都很好,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也更有帮助。
客厅则移到了之前奶奶床铺的位置,增设了电视和沙发,清除了杂物,空间显得干净宽敞。
卫生间是下沉式的,将柜门打开就能进到里面充分节省空间。
拉上帘子,就可以在里面上厕所、洗澡。
(3)阁楼
小郑母女的卧室在阁楼低处那一侧,增设了书桌和玩偶,以后小郑就可以在这里陪女儿一起看书玩耍。
姑妈姑父的卧室在阁楼的高处,小两口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
阁楼有一间独立卫浴,不用特地跑下楼。
(4)小郑爸爸卧室
原先的杂物间改成了小郑爸爸的卧室,虽然小,但总算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
(5)厨房
开放式厨房在楼梯下方,灶台、水池、冰箱一应俱全,还安装了抽油烟机。
餐桌是可折叠的,完全拉开后,能同时容纳7个人用餐,不用时收起来,也不会占用空间。
(6)一楼卫生间
厨房旁还有一间卫生间,安装了马桶、洗漱池和淋浴器。
(7)邻居家
小郑家厨房的楼梯与外面的楼梯相通,设计师通过协商,将楼梯下方的空间划分给了干先生家,并将这里改成了卫生间。
原先破旧的房子,采用木系家具和白色墙漆,看上去温馨简约。干先生女儿的床经过焊接加固,更安全了。
厨房、卧室设计在三楼,空间虽然小,但经过设计师的改造,实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了干先生一家的生活需求。
经过设计师的改造,相信两家人都能在新的环境里谱写出更美好的生活乐章。
真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