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俄准备开启和谈之际,俄军突然对基辅发起了一场令人震惊的"斩首行动"。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战争即将迎来转折点的关键时刻,乌克兰的反应却出人意料,泽连斯基不是向美国求援,而是直接用无人机袭击了美国的石油设施。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最新报告,俄军在过去24小时内对乌克兰境内的多个军事目标发动了突袭,包括军用机场、港口设施和无人机制造工厂。最引人注目的是,2月16日深夜,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对基辅一处地下避难所实施了精准打击,该地点附近恰好是乌军多个重要军事机构所在地。
战场上的这一突然变化,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实际上,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俄乌冲突即将进入关键拐点。因为就在美俄准备在沙特开启谈判的节骨眼上,俄军选择了这个时机发起突袭,显然是想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这边也没闲着。就在17日,乌军无人机突袭了美国的石油设施,造成输送量锐减70%以上。这一反常举动背后,折射出泽连斯基对美国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但是问题在于,在美俄即将展开谈判的关键时刻,乌克兰这样做会不会适得其反?
泽连斯基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确实令人费解。他不仅拒绝了美国提出的5000亿美元稀土矿交易,还多次公开抨击美国。在他看来,美国正在试图绕开乌克兰,与俄罗斯直接谈判。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特朗普已经表示,他计划"很快"与普京在沙特会面,并希望在4月20日前结束战争。

欧洲这边的反应也很耐人寻味。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必要时将向乌克兰派遣英军。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召集了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举行紧急峰会,以应对美国单方面与俄罗斯谈判的举动。但问题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欧洲还能掌控局势吗?
看看战场上的局势就知道了。俄军不仅在库尔斯克方向取得重大进展,消灭了300多名乌军,而且还在继续推进。尤其是这次针对基辅的精准打击,更是显示出俄军想要速战速决的决心。有乌克兰媒体称,此次空袭后,多名乌军官员被紧急转移,现场还一度中断了通信系统。

与此同时,德国国内对俄政策的分歧也在加大。德国选择党党魁魏德尔公开呼吁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并重启"北溪"管道。她强调,在使用俄罗斯天然气的时期,德国能源价格并不高,而现在却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价格"。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关键是看美俄谈判能否取得突破。特朗普显然想要在胜选后尽快结束这场持续近三年的冲突。但俄罗斯这边却在通过军事行动不断施压,显然是想在谈判桌上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最让人担忧的是,泽连斯基近期公布的伤亡数据:乌军阵亡4.6万人,受伤35万人,还有数万人下落不明或被俘。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而在战场上的得失,最终都将转化为谈判桌上的筹码。接下来的局势走向,很可能取决于美俄在沙特的谈判成果。但无论如何,在和平到来之前,战场上的较量恐怕会更加激烈。毕竟,在最后的关头,谁都想多争取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