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粤语文化传承者,直播推广粤语文化,希望更多“撑粤人士”加入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9-25 16:52:59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869位真人故事

我是童谣姐姐,来自广东顺德,是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家粤语早教机构的创始人和主理人,更是一位粤语文化传承者。

2022年,我接手了一家临近倒闭的早教机构。而原本,那家早教机构是全普通话教学的。

曾经,我在街上拍摄素材时就发现,我们当地很多小朋友已经不会讲我们的本土语言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我认为做人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

于是我想尝试通过早教去影响我们下一代,让他们能把粤语文化传承下去。我开始在课程中加入粤语童谣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我便决定在园里实行全粤语式教学,并持续分享到网络媒体上,引来了多方关注,粉丝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当我们红起来后,很快便招来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各种麻烦也开始找上门。

为保障孩子们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重新选址,搬到了新的地方。

后来,我们调整策略不断改进,招生要求越来越高,招生人数越来越少,但我们的教学成果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及社会各界认可。

现在,我一边继续自己的粤语早教事业,一边继续在自媒体上推广粤语文化。

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传承文化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我期待有更多有识之士能加入“撑粤”这个大家庭,为粤语文化传承之路继往开来!

(和孩子们的日常,中间是我)

90年代,我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普通家庭,有一个相差六岁的哥哥。

那时我爸妈工作很忙,他们白手起家,忙于奋斗。我从小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我外公外婆是我见过的最恩爱的夫妻,他们不仅陪伴了我大半个童年,而且对我之后的人生也影响深远。

我外公出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就读于西安第一卫校(现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还成为一名教师,文化素养很深厚。

我外婆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她见识广泛,接受能力强,很有包容心。

她自小在中国香港长大,早年接受过西式教育。然而,由于战乱的原因,她在9岁时不得不离开中国香港,来到顺德。

在这里,他们遇见了彼此,后来也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外公生前的手稿)

我外公非常尊重我外婆,从不搞大男人主义那一套,他会主动和外婆分担家庭事务,常常下厨做饭。

每次做好饭菜后,我外公都不会先吃,而是等我们都吃得差不多了,甚至会等我和外婆都吃好了,他才去吃剩下的饭菜。

或许是因为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物质条件也比较差。

他总是想着优先把最好的东西给他的妻子、他的子孙,我们这些他最爱的人。

虽然那时生活条件一般,但对于我想要的东西,外公都会尽量满足我。

小时候我很喜欢吃街上手推车商贩卖的牛杂。

而我外公有作为医者的职业性洁癖,是从来不吃这些东西的。可他还是会给我买,但要回到家后,重新煮过一遍再给我吃。

尽管他过不了自己内心那一关,但他还是会照顾到我的情绪,不会否定我的需求。

现在,每当我看到街上那种牛杂车,都会想起他老人家。

为了呵护我健康成长,他的每一个决定里,都满是温柔与爱意。

有句话说:“父母恩爱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虽然童年阶段缺少爸妈的陪伴,但我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那些年也很幸福,因为他们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滋养了我成长。

直到现在,我仍深信,童年时代那份充满爱意和温暖、快乐与美好的回忆,会永远治愈着我的整个人生。

(童年时代我和外公外婆、哥哥的合照)

在我家,爸妈对我很包容,遇到事情,他们会更多地引导我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权威性说教。

从小,我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基本没有学习上的烦恼。

小升初那年,我还被保送到顺德一中,实现镇级到区级的跨越。

在那里,我发现有些人似乎不用怎么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而我即使夜以继日地学习,也追不上他们的步伐。

渐渐地,我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于是便向家里提出要上补习班,试图改变现状。

当时上补习班费用很高,通常要一百多块钱一小时,每堂课两个小时,就要三四百块钱。

起初,家里觉得我没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只要开心健康就好,但看到我的决心后还是同意了。

当时我妈还说过这样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她说:“只要你愿意读,无论怎样我都会供你读。”

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包括我后来报志愿、求学,以及做其他想做的事,我都充满了底气,因为我知道她一定会支持我。

(大学时期的我)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身边很多好友家里,都有安排他们高中出国留学的计划。

我看她们学习那么好,还都有出国计划,而我学习不如她们,是不是更应该出国呢?于是也向家里提出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我爸当时看出了我的心态,于是他带我了解心仪的国家,认识当地的文化和教育模式,并且去体验那里的生活,知道在那里要以怎样的方式去生活生存。

他让我自己去感受,去判断,出国留学对我是否有帮助,是否真的适合我。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到,无论在哪里读书,都是要靠自己努力。如果在国内都读不好,出国了,又凭什么认为自己一定能够竞争得过别人呢?

在这之后,每当我面临重大决策,或当我受到别人意见干扰时,我都会反复思考这件事是否真的适合我,再做选择。

这样慢慢培养了我理性思考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爸妈现在也非常信任我,对我做出的决定,他们都不会反对。

(毕业时和家人的合照)

2016年,我从暨南大学毕业。

由于我之前在东亚银行实习的时候表现优秀,银行方面愿意给我转正并和我签订长期合同。

但刚好那一年我侄子出生了,家里公司的业务往来也比较多。我妈就希望我回家帮忙打理一下公司,帮他们分担一下。

想到父母供我读书这么多年,现在家里需要我,那也该回报家里了。于是我便回到自家公司帮忙打理了一段时间。

2020年疫情期间,当时国内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市场都不景气,生意普遍不好做。

但那个时期也让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休息,去停下来思考,去规划未来的事情。

想到自己作为顺德人,对家乡文化也有一定了解。于是我便和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开了一个以讲述顺德文化、介绍顺德风土人情为主的账号,走上了自媒体之路。

我们会走上街头,邀请路人接受我们的采访,也会去一些地标性建筑,为观众讲述那里的文化历史。

然而,由于当时疫情封控的缘故,有段时间,我们都无法外出。打开手机,看到的多是一些让人心情沉重的报道。

(早期随机采访路人的片段)

我想唤醒人们的笑容,让大家能扫去心底的阴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继续守望相助,互相扶持。

于是,我放下女孩子爱美的心理包袱,扮演谐星,拍起了带有本土风格的搞笑视频。

渐渐地,关注我作品的人越来越多,我有了很多忠实的粉丝,虽然也有一些黑粉,但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时,我却收到了来自我很尊敬的一位长辈的批评。

某天,我在工作时间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刚接通便传来她的责备:“你作为一个女孩子却去拍那些视频,这样抛头露面,很不正经!很不像话!”

那一刻我真的感到很委屈、很难过,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理解。我试图向她解释,但她不听,还继续说了一些不太好听的话,让我差点崩溃。

事后,我沉默了两天,不与外界接触。

我把自己关在小房间,独自消化这件事,去反思自己现在这样究竟对不对,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说的那样不堪。

经过两天思考,我意识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遭到质疑,但只要自己足够坚定,跨过去了,这一切便都微不足道。

于是我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

后来,事实证明,我的坚持是正确的,我的平台账号在此次不久后便突破了10万粉丝的大关。

(我参与拍摄的微电影《牵手》)

但生活,往往充满了意外性。

2022年,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一家早教机构园所的转让信息。那时,我也恰巧陷入了事业瓶颈,正在考虑转型或干脆转行,于是就去看看。

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希冀的眼神时,我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突然间被触动了,便决定接手这家园所。

这家早教机构原本也和其他机构园所一样,采用全普通话教学。

但想到自己曾经在街上拍摄素材时就发现,我们当地很多小朋友乃至年轻人都已经不会讲粤语,更别说顺德话了。

而自己之前是以推广顺德文化为名立身的,现在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为这份文化传承而努力。

于是我在正式接手园所后,便开始在课程中加入粤语童谣教学,没想到收到的效果很好。

我便决定在园所里实行全粤语式教学,并持续分享到网络媒体上,引来了多方关注,粉丝也迎来爆发式增长。

然而,这个决定也引起了部分教职工的不解、反对乃至辞职。网络上一些质疑和负面的声音也纷沓而至。

而且,由于粤语教学不符合当时主流的教学方针,各种麻烦也开始陆续找上门。

(孩子们与港星的合照)

为保障孩子们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决定选址搬迁,重新在别处开设了一家儿童成长艺术中心。

现在,我们不再打广告,来就读的孩子,主要都是口口相传推荐过来的。我们招生要求越来越高,招生人数也越来越少。

以前最多时会有五六十个孩子,但现在每个阶段我们只招收15个孩子,多一个都不收。

为了让我们这里的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学资源,我会带他们去见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家乡文化,去参加更多,那些他们离开这里后,可能没机会去体验的活动。

例如带他们去听黄俊英伯伯的讲座、去听梁玉荣老师的音乐会、去看陈骏旻老师的粤剧演出,以及带他们去和林彩霞老师互动等等,这些对于他们整个人生来说,相信都是难得的经历。

希望通过小时候与这些知名人物接触的经历,能让他们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力量。

(带孩子们去听黄俊英老师和何宝文老师的讲座)

其实,想成为我们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家长能接受我们是全粤语教学。

另外就是家长能认同我的教学理念,不要和我有太大分歧。

实际上,我们这里的家长和我的黏性还是蛮高的。我能走到今天,也离不开她们的支持与信赖。

出于推广粤语文化的需要,我依旧会安排时间去进行直播。也会研发并推广粤语早教读物、粤语点读笔、熏听机等等,让不便过来学习的家庭,也能为孩子营造粤语氛围。

通常来说,作为幼师,如果经常做直播,家长们不一定能够接受。

但我们这儿的家长对此完全没意见,还非常支持我去做这件事。

她们会经常在直播间留言评论,会跟节奏互动,给我鼓励和支持。

有时候发现我嗓子哑了,甚至还会送润喉物品给我,让我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

也会认真向我提建议,一起出谋划划想办法把粤语教学和粤语推广做得更好。

她们都是我在粤语传承之路上重要的伙伴,这份信任,是很难得,很珍贵的,我真的非常感谢她们。

(和孩子们一起录制粤语童谣)

粤语,在两广地区称为白话,是广府人的母语,有九声六调,保留了大量中古音,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

(广府人/广府民系:指的是以粤语为母语,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汉族民系,是两广人士、粤语区人士共有的称谓)

作为广东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语(白话)、潮汕话、客家话有着同等的地位,不分高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乃至放眼全国,每一个保留至今的区域方言,都有着自己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专属的文化印记。

文化的消失,从遗忘开始。忘却祖辈的语言,是忘本。

普通话的全面推广应该支持,外语作为国际沟通的桥梁,也应该学习,但我们也很有必要为家乡语言保留一片天空。

我们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传承的责任,作为一名广府人,我希望有更多的“撑粤人士”能加入粤语传承的大家庭。

(和孩子们在电台节目现场)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坚信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不要否定自己,一定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幸福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如果你的童年需要去用余生去治愈,那不妨努力让你下一代的童年是美好而幸福的。

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养育好孩子,同时也是在治愈着自己。

如果你的童年是美好的,恭喜你,你那时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的小朋友了。

即便你现在也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我有理由相信,你一定能迎刃而解。

希望你成为爸爸妈妈以后,可以把那一份美好、那一份内心的富饶丰盛,继续传递给下一代。

期待多年以后,我们的孩子在提起我们这些父母师长的时候,记忆中,满满都是爱意与感动。

【口述:童谣姐姐】

【撰文:庚树】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感谢您的喜欢!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