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对打工者是创新还是压榨?

再新鲜 2024-04-04 05:24:29

最近央视公开点赞了“共享员工”的创新模式,让员工可以在一个平台同时为多个项目、公司服务实现收入增加、不失业,同时也让企业在不增加用工负担的情况下,减轻了人工成本,简直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那事实是怎么样呢?

我们先讨论一个问题,利润或者说价值到底从哪里创造得来了?无非就是降本增效,降本就降低成本,降低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经营成本等等;增效那就是增加销量、提升价格、技术提升带来附加价值或者提升效率,除了技术进步、销量扩大、效率提升之外的其他手段都是零和游戏,也就是你增加的收入是其他环节减少的收入,利润不可能被凭空创造。

再回到“共享员工”上: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个人增收的前提是工作量大幅增加——同时叠加多个项目、多个企业,只能说是员工利用效率提升了,虽然活多干了,但是只要收入增加了也算不得坏事。

从企业角度来说,这等于业务外包(不是劳务外包,劳务外包属于派遣),减少了用工风险和成本,但是实现了同样的工作成效。

从效率提升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减少了个人寻找兼职多项工作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提升了劳动力供需匹配效率,这个是事实。

那么到底谁受损失了呢?企业减少的用工成本是由共享平台承担了,共享平台承担的前提就是你需要同时多项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来覆盖这个成本,平台的价值在于提供信息,也是需要盈利的。通俗来讲,这个成本通过你干更多的活、创造更多的价值去承担,最终的承载主体是劳动者,透支自己的劳动去实现。而个人增加的收入,则主要是工作量增加实现的。

听着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对的,是不是和某团的模式一模一样呢?我有平台,你商家想多卖产品多挣钱就得给我抽成,个人客户可以便捷的定外卖,受损的主要是卖家。而这里颠倒过来受损的成了出卖劳动力的个人。核心问题就是信息差值不值得那么多钱?

0 阅读:0

再新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