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演皇帝只能端着、凶着、冷着?
在《汉武大帝》那一幕,陈宝国眼神如龙,一句"寇可往,我亦可往"震得观众腾地站起来。这哪是在看电视剧,简直就是在看一代帝王从历史长河中走来。
看过这部剧的人都说,你看陈宝国演汉武帝的时候,压根不会去注意他穿啥戴啥,全被他那双眼睛给吸住了。年轻时的汉武帝,眼里藏着锋芒,霸气十足;到了晚年,眼神里透着疲惫,却依然倔强。
就这么简单的眼神变化,硬是把一代雄主从意气风发到暮年时光演得淋漓尽致。
更绝的是,你再看他演嘉靖帝,又是另一番天地。这位沉迷道教的明朝皇帝,喜怒无常得很,但陈宝国偏偏能在这种反复无常中,给你摸出一条主线来 - 这皇帝虽然不靠谱,可还真为老百姓操着心。
剧中有场戏,嘉靖看着奏折,琢磨着要抄贪官们的家,把银子还给百姓,这复杂的心理活动被陈宝国演得是丝丝入扣。
有人说陈宝国是历史剧里的常青树,这话一点不假。他把皇帝演活了,更把皇帝演"真"了。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真,而是把人物骨子里的东西给挖出来了。
你说演皇帝难不难?难!但陈宝国就是能让你看完觉得:这活儿,他真就是干这个的料。
时至今日,圈内人提起"皇帝专业户",陈宝国这个名字必定排在第一位。不是因为他演过多少皇帝,而是因为他演的每一个皇帝,都能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无论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是喜怒无常的嘉靖帝,在他的演绎下,都成了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历史书上冰冷的符号。
这,就是演技的力量。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聊聊那些演皇帝的演员们,排出个高低上下来。因为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咱们更需要回头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范"。
说到演帝王,就不能不提上世纪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的华人演员尊龙。而提到尊龙,就不得不说《末代皇帝》里的溥仪。
你知道吗?尊龙从小是个孤儿,在美国经常被白人歧视。这份孤独和凄凉,竟成了他演溥仪的最大助力。
网友们调侃说这部戏最大的槽点就是"尊龙长得比溥仪帅太多"。可谁在乎这个?尊龙把溥仪骨子里的凄凉和无助演得太准了,准到让人看得心疼。
这部戏后来成了经典,尊龙的演技也成了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
再说说咱们的"国民皇帝"唐国强。提起他,观众们都会说:"唐国强之后,再无李世民。"这话听着像是玩梗,但细想还真没说错。
唐国强把"天可汗"李世民的霸气和仁心都演到了骨子里。你看他在《贞观之治》里,既有带兵打天下的血性,又有当了皇帝后的宽厚仁德,这才是真正的"明君"该有的样子。
更绝的是,唐国强转头就能演好雍正这个"苦命帝王"。《雍正王朝》里的雍正,那叫一个复杂: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
可唐国强硬是把这个背负骂名的皇帝,演成了一个为国为民的悲情英雄。
说到演技的进化,陈道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从《康熙王朝》到《庆余年》,你能明显看出他的变化。早期演康熙时,他喜欢把情绪拉满,过寿那场戏说起功绩来,霸气是霸气,但总觉得少了点深沉。
等到了《庆余年》里演庆帝,你再看陈道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虽然穿得邋邋遢遢的,但那股子帝王的老谋深算,从他眼角眉梢都能渗出来。
这就是演技的进步:不是演得越满越好,而是要学会留白,让观众能看到皇帝的表象,更能品出皇帝的心思。
从好莱坞到紫禁城,从末代皇帝到盛世帝王,这些演员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不同时代的帝王形象。他们的表演,不仅是演技的教科书,更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那些帝王的故事,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
说完老戏骨,咱们来聊聊当代这波实力派"皇帝专业户"。这里头有个演员必须得提 - 于和伟。2021年的《觉醒年代》又让他火了一把,连学生都给他想了个口号:"曾经沧海难为水,一生只爱于和伟。
但说到于和伟演皇帝,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得是他的刘备和曹操。别人演刘备都是"求贤若渴、宽仁待人"的老套路,于和伟可不走寻常路。
他说了,三国那会儿,优柔寡断可当不了带头大哥。于是他的刘备多了几分果断和决绝,这才像个枭雄样。
还记得那句"接着奏乐接着舞"吗?这梗可不是白来的,就是从于和伟演的刘备这儿火起来的。再看他演曹操,更是把"奸雄"的霸气拿捏得死死的。
一个眼神递过去,观众就知道:这才是能当老大的料。
说到演技派,陈建斌的"大橘"(雍正)可是给《甄嬛传》注入了一股子生猛劲儿。你看他穿着超重的龙袍上台阶,走得那叫一个稳,仪态满满的帝王威严。
最绝的是发怒的戏份,那眼神冷得跟看死人似的,把雍正对人命的漠视演得淋漓尽致。难怪他自己说,接这部戏就是冲着超越《还珠格格》去的。
再来说说富大龙,这位低调的实力派,演起皇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他的隋炀帝,没走寻常路子演"神经病暴君",而是从皇帝的愤怒切入 - "朕让他们活,朕给他们饭吃,他们反朕?"就这一句台词,把隋炀帝内心的不甘和愤怒全都倒出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他演的秦惠文王,自己加了句台词:"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这话一出,导演都夸他有文化。确实,就这么一句,就把秦惠文王的气度和胸怀完全展现出来了。
这些当代演员,各有各的演法,各有各的特色。他们不是在简单模仿历史上的帝王,而是在用自己的理解,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
就是可惜,富大龙演的皇帝戏份不够多,要不然就凭这演技,人气肯定比现在高出好几个档次。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演技再好,也得遇上好的角色才行。
说到最后,不得不提咱们的张国立老师。提到他,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纪晓岚,但其实他也演过康熙皇帝。只不过这次的康熙,和大家印象中那个威严的皇帝不太一样。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张国立,说实话,怎么看怎么像个文臣。那股子帝王应有的威严霸气,愣是没演出来。但有意思的是,这部剧当年还真让他拿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
为啥呢?因为剧情新颖呗!不是老掉牙的宫斗戏,而是把微服私访当主线,这在当时可是个新鲜玩意儿。
但要说实在的,比起演皇帝,大家还是更喜欢看张国立演纪晓岚。这也侧面说明一个问题:不是每个好演员都适合演皇帝。
再看看现在的古装剧,那叫一个惨不忍睹!随便找个小鲜肉往龙椅上一坐,连太子都演不像,硬要演皇帝。贵公子没演出来,倒是把街溜子的味儿整出来了。
搁这么比较,你就明白为啥那么多观众怀念二十年前的老剧了。起码那会儿,演皇帝的像皇帝,演妃子的像妃子,不会看到一堆"牛鬼蛇神"在那儿瞎晃悠。
所以说,演皇帝这活儿,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就像张国立,演技绝对在线,但要演那种威严霸气的帝王,还真不太对味儿。
这也没啥,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特长,找准自己的位置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