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学期”要变“两学期”了?
近日,青岛大学教务处发布《关于2025年春季学期相关教学工作调整的通知》: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自2025年起暂停设置夏季学期,相关教学活动调整融入春秋两学期。
高校拥有自主调整假期和学期的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实施“三学期制”。
“三学期”、“两学期”……学期制调整,究竟为何?
夏季学期,衔接春秋
我国高校传统模式的学年,分为两个学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开始探索在一学年的春秋季两学期外,增设一个第三学期,形成“三学期制”。
目前,我国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较多使用的是“两长一短”模式,即把春秋两季的长学期缩短,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夏季短学期。因时间较短,夏季学期常被大学生们习惯性称作“小学期”。
实际上,“三学期制”引进自国外。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孙莱祥表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三学期制。很多国外大学在暑期都不敢安排来华的交流学习活动,因为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大学都放假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实行三学期制是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需要。”
1985年,时任原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校长的钱伟长,在我国率先引进实施“三学期制”,希望通过学期制改革促使教学内容得到精简,并锻炼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彼时的“三学期制”不仅在上海工大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高校中也是最先推行的。
2002年9月,北京大学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后,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也陆续制定实施方案。从2016年9月开始中国政法大学新增夏季学期;2018年6月,武汉大学正式宣布将于2019年正式实施“三学期制”;最近实施三学期制的是2023年开始的华侨大学。
对于较早实施“三学期制”的武汉大学而言,实行三学期制后,学生一般可以在6月底结束春季学期,顺利地与海外(境外)大学的学期安排衔接,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时间安排更为合理。暑期“小学期”也可邀请国外学者来校,开设国际化课程。
而率先引进“三学期制”的上海大学,现在采用10+2的三学期制,准确来说,上海大学的三学期制是四个学期。春秋冬学期每个学期均分为10周的教学周和2周的考试周,夏季学期是实践为主,例如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编程实习,做实验等等。
截图自:上海大学学生会
三学期制的实施,要求高校根据自身特性,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来制定。夏季学期较短的学习时长,以实践性课程、国际课程等形式构成的“小学期”,要求着学校更加合理地调度和分配教学资源。利用好“小学期”,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薄弱的基础,个性化探索更多可能性。
新变化,放弃“小学期”?
随着对教育核心需求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其中学期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发展,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缩影之一。但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转向三学期制的大潮下,也有高校恢复原状,重新实施两学期制。
在2017年8月开始实施“三学期制”的青岛大学,在今年12月宣布暂停设置夏季学期。教学总时长不变的前提下,青岛大学调整相关教学活动,融入春秋两学期。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融合后,教学周增加1周,由17周调整为18周;考试周增加1周,由2周调整为3周。即,2025年春季学期总周数由原来的19周,调整为21周。
截图自:青岛大学教务处
作为广东高校学期制度改革“先行者”的中山大学,2009年开始的“三学期”制度在实行了六年多后,在2015年宣布取消,改回原有的两学期制度。校方表示,“三学期制”的实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新的时期,学校在结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要求和总结“三学期制”实践基础上,对学期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将“三学期制”改成“两学期制”。
某种程度而言,青岛大学、中山大学向两学期制的回归表明,近年来的高校学期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的调查研究论文显示,部分高校为完成既定教学任务,通过压缩课间休息时间、增加周末的排课等措施,“强塞”课时量。从“两学期”向“三学期”转变,教学生活节奏变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一些网络调查则显示,三学期制下,学生们仍以“挣学分”为主要目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师生对三学期制也有一定争议。有学生认为暑假上课是额外任务,并且会与个人暑期规划冲突;小学期课程安排不紧凑;一些小学期课程与学期内课程知识密度差距不大,没有集中性的收获感。
截图自:小红书关于“三学期制”讨论区
时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认为,三学期制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来安排的。国外也有许多高校采取三学期制,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安排。但华农暂无实施三学期制的想法,广东夏天时间长、天气炎热,两学期制的暑假假期比较长,可以让师生舒心过暑假。
而在国外,剑桥大学采用的学期制分为三学期制和两学期制两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Nicola Clayton认为,三学期制的特点是每个学期比较短,压力就会比较大,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就要求非常高,而两学期制有更多自由时间,更适合自由的研究。
无论是“三学期”,还是“两学期”,学期制调整的关键不在于追赶“潮流”,也不在于简单切割学年的形式,而在于真正响应师生需求。针对不同课程的内在逻辑来把握教学周期,改进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科目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获益的最大化,这才是学期制调整的最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