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的白发在人民大会堂的镜头里闪着银光,甄子丹摘掉墨镜后眼角的皱纹深得像刀刻,冯远征的法令纹里还残留着安嘉和的阴郁——这可不是什么狗仔偷拍,而是2025年两会现场的真实直播画面。
热搜榜炸了。"#明星卸妆 颜值塌方#"的话题下,最火的评论写着:"原来明星不化妆,和凌晨四点扫大街的张大爷一个样!"但这场全网狂欢背后藏着更深的荒诞:当明星们忙着在社交平台发九宫格精修图时,人民大会堂的监控级画质直接把他们的脸扔进了现实世界。而比颜值崩塌更残酷的是,AI正批量制造着"永不塌房"的虚拟明星,资本则在疯狂收割"人设经济"——真人的脸和灵魂,正在成为娱乐圈最危险的"负资产"。
两会入场
一、素颜风暴:照妖镜下的行业真相靳东摸着花白鬓角自嘲:"我这脸在短视频里卖过壮阳药,推过P2P,前几天还有人用AI换脸让我给缅北电诈站台。"这位煤矿文工团团长说着黑色幽默,提案却刀刀见血:当明星的脸能被随意盗用,普通人的生物信息早就在裸奔。
要知道AI换脸诈骗去年暴涨了180%,有粉丝被靳东的"数字分身"骗走养老钱。这哪是技术问题?分明是人性在算法放大镜下现了原形。
靳东参会
隔壁香港电影圈更惨。甄子丹指着眼角的疤痕:"拍《叶问4》时被木桩砸的,现在年轻人宁可看AI合成的武打特效。"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国产电影用AI换脸技术暴涨300%,但动作片票房反而跌了42%。观众用脚投票——我们要看的是拳拳到肉的功夫,不是PPT式打斗。
最狠的还是张凯丽。62岁的女演员素颜出镜被嘲"大妈",她直接在采访中开怼:"他们不是惊讶我老了,是惊讶我居然敢承认自己老了!"这话撕开了娱乐圈最肮脏的潜规则:资本需要永远18岁的商品,而观众需要真实生长的演员。
二、AI围城:技术狂欢下的血色现实歌坛传奇邝美云转型珠宝大亨后,这次带着沙哑嗓音杀回公众视野:"AI能模仿我二十岁的声线,但它知道我经历过34次手术吗?"这话直接捅破了窗户纸——现在某些音乐平台每天量产300首AI新歌,用户却像吃预制菜般索然无味,留存率不到17%。
冯远征参会
在北京人艺的剧本研讨会上,冯远征扔出个AI写的《雷雨》改编本:"周朴园要带鲁侍萍做亲子鉴定,蘩漪改行直播带货。"全场哄笑中,这位老戏骨眼神发冷:"最可怕的是它完全符合流量逻辑,但把人性撕得粉碎。"
这年头连编剧都开始失业。某视频平台刚砍掉整个编剧团队,改用AI生成剧本,成本直降80%。制片人私下说:"反正是拍给算法看的,要什么人性温度?"
三、完美暴政:我们正在杀死真实某顶流小生团队被曝每年花600万维护"冻龄人设",从凌晨三点打美容针到直播时用AI实时修图。这哪是明星?分明是行走的3D建模。更魔幻的是靳东素颜照曝出后,微博反而涨粉200万,网友留言炸锅:"终于看到个活人了!"
这记耳光打得整个行业脸疼。当滤镜把每个人都P成瓷娃娃,张凯丽的皱纹、甄子丹的伤疤、冯远征的白发,反而成了对抗AI殖民的最后堡垒——技术能计算面部肌肉走向,但算不出冯远征排《哗变》时熬红的眼睛,也算不出甄子丹为拍戏断过的四根肋骨。
张凯丽参会
尾声:要虚假的完美,还是带刺的真实?最近有AI公司宣布要打造"永不塌房虚拟偶像",另一边某女星因为眼尾多了条细纹就被品牌解约。这场荒诞战争早超出了娱乐圈范畴——我们在用滤镜杀死真实,用算法阉割人性,用流量埋葬灵魂。
下次看到"冻龄女神"的热搜时,不妨想想那个敢素颜直面镜头的62岁女演员。她脸上的每道皱纹,都是对抗虚假世界的战壕。
甄子丹参会
【行业观察】· 虚拟偶像市场三年膨胀15倍,但用户复购率不足5%· 某顶流AI换脸视频点击破亿,涉事艺人却起诉平台· 老戏骨片酬回升35%,市场正在用钞票投票
(本文部分案例援引《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蓝皮书》及公开采访实录,数据来源已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