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老鼠”,华美人生堪称饕餮盛宴,毛主席曾邀他回国看看

在河之北 2020-02-19 14:56:07

历史大潮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芸芸众生,生命更替。被历史镌刻的人并没有多少。上世纪民国时期,他与梅兰芳、汪精卫被称为中国“三大美男子”,是被历史镌刻的一位的宠儿。在100年前巴黎和会上,他被美国总统威尔逊比喻成“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英国首相乔治赞誉成“智慧的老鼠”。

这个人叫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字少川。1904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1912年回国后,任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准备向大会提出收回山东主权问题。但日本搞了小动作,在1月28日上午5个大国的“10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日本无耻贪婪把魔爪伸向我国山东,得到大会默许。大会中午临时通知中国代表在下午会上作陈述,这就是要让中国措手不及,紧急之中完不成有力陈述。

顾维钧受命于危难,挺身而出,他就山东问题进行了一次逻辑缜密、酣畅淋漓的精彩发言。

顾维钧说:“西方出了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圣人。 牧野先生你说对吗?”日本代表牧野无法否定顾维钧的这个观点。顾维钧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是东方的圣地。 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顾维钧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说,有力地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在他的雄辩面前,日本代表完全处于劣势。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听完顾维钧掷地有声的声明,纷纷被他折服,一齐走上前握住他的手向他由衷地表示祝贺,称他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英俊倜傥、睿智干练,外交奇才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欧洲,“民国第一外交家”横空出世。这场精彩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顾维钧在国际舞台上一举成名。

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为国家争取最好的结果。本来形势对中国十分有利,然而,意大利因分赃不均退出了和会。日本强硬表示,如果山东问题得不到满足也将退出。这样就会影响其他国家在华利益。羸弱国家就是一只被宰割的羔羊,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对象。几个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向日本妥协,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会谈结果。

中国绝不接受这个结果,提出保留签字,附在约后,约外声明这些正当要求一再被拒绝,逼迫中国接受。这样的高压凌辱情况下,中国退无可退,顾维钧正义凛然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表明中国的立场。顾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中国代表两个座位上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史以来,中国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的历史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打破了任人宰割的外交局面。一个“不”字在中国外交史上如一声呐喊、一记惊雷震撼了整个世界,开启了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开始抗争的号角,改变中国屈辱的对外关系。这次抗争直接引爆“五四”运动,更让中国觉醒和自强。这足以让33岁的顾维钧名垂青史。

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说,举行签约仪式的同时,他乘坐着汽车经过巴黎的街头。“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同时,我暗自想象着和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座椅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激动。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

英国报纸大篇幅介绍了顾维钧,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在此后整个民国时期,顾维钧一直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先后担任过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驻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等。其间,他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年华几乎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华民国的历史。许许多多的历史大事的决策过程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他对工作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

让顾维钧十分不甘心的山东问题,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1922年2月4日,顾维钧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得到了重要修正。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利权,日本被迫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

1924年5月31日,顾维钧代表中国和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也叫《中苏协定》,为中国赢得主权尊严。

1931年1月15日,在顾维钧坚韧不拔坚持下,比利时终于将天津租界交还中国。

1943年1月11日,顾维钧参与中英新约谈判,签订《中英新约》,宣布废除英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1945年6月26日,顾维钧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946年6月,顾维钧赴任驻美大使,为蒋介石集团在美争取美援。

1948年12月,解放军宣布43人为国民党战犯,顾维钧名列第22位,排在宋美龄、阎锡山等人之前。是唯一的驻外大使。

1967年,顾维钧定居纽约开始退休生活。用17年心血完成了长达13卷600万字的巨著《顾维钧回忆录》。他一直没有入美国籍,这是由于他一直心系大陆。

毛主席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华和为人。1972年,毛泽东委托出席第27届联大会议的章含之去拜见顾维钧并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

顾维钧的人生精彩、丰富。他12岁订下第一次婚姻,68岁第四次结婚,一共娶了4位夫人。第一次婚姻,与张润娥旧式婚姻。第二次婚姻,与唐宝玥结婚人生腾达。第三次婚姻,与黄蕙兰结婚八面善舞。第四次婚姻,与严幼韵结合白头偕老。

1983年,顾维钧的女儿顾菊珍回国观光,他再三嘱咐女儿一定要到家乡看看,并将他珍藏多年的明代"嘉定四先生"和民族义士侯峒曾、黄淳耀的墨迹带回,献给国家。

1984年,97岁的顾维钧在异国他乡更加思念故土,他书写了“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的书法条幅托人带回嘉定故乡,表达了他浓浓的思乡情。一见到大陆来的人都要问人家嘉定的一些情况。

1985年 11月14日,顾维钧在纽约寓所无疾而终,享年98岁,没能叶落归根,终漂泊在异域他国。这是他最大人生遗憾。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顾维钧评价说:“他是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著名学者温源宁赞誉顾维钧说,“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顾维钧无疑是人生赢家,他的人生从闪亮登场开始,以光芒四射赞美告终。留给这世界的唯有赞叹,钦佩。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