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靠诬陷发财的大侦探丧尽天良,滥杀无辜最终难逃法网

纪实文学百家谈 2024-05-19 19:10:41

民国初年,政治斗争连年不断,国内政局混乱,官场道德沦丧,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严重。当双方互相倾轧的时候,一定多派间谍,观察反对党的行动,以备对付;而做间谍的人;一定是由机警过人、练达时务的人来担任。因此,他们得到的丰厚酬资,是和他们责任的重大相等的。但是,有这些本领的人,大都因志愿问题不肯为一方面效忠奔走。于是就引起那些聪明而狡猾的人的觊觎。

真正的事实,并不是他们所能探到的,便酝酿各种秘案来蒙混,而那些进入他们酝酿中的人,都被送到枉死城去了。因此,一方面悬赏越厚,一方面被害人越多。等到袁世凯时代,更让人寒心。

有某君是前办事处驻沪稽查的随从人员。近来设店经商,并入了基督教,每当讲到自己的生平历史,就痛心忏悔。对于时局政事,绝对不闻不问。真是“笙歌队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有一个清江人,名叫洪涛。原是南洋第九师的士兵,光复后当了排长。癸丑二次革命,袁政府利诱南军人物为他打探消息,洪涛也应召而去。不久,就奉命东渡,侦察革命党人的举动,无奈已被革命党人预先知道,要惩罚他,便又狼狈不堪地返回上海,投奔上海镇守使署侦探长姜老小,由姜举荐给镇守使做使署的侦探,而洪涛还以革命志士的称号在群众中自诩。当时蛰居在上海的革命党人多半是第九师军人,都是洪的旧交,所以根本就不怀疑洪是侦探,还和他住在一起,所有的秘密都被洪知道了。因此,洪很受使署的信任。这时,袁政府正颁行捕获革命党人条例,洪涛垂涎得到最高的奖赏,便伤天害理地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案。

二次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的活动渐渐明显,国民反对,而加入国民党的人越来越多。但初来上海的内地人,只是到了国民党所在的地方,却没有时间考证党部的真假。洪涛便让他的心腹专门招收这些盲从党人,隶属他的部下,每天都对大家修谈,某某大伟人已汇巨款给我,某某大伟人已承认我是某地司令。而新来的人都很信任他,党羽越来越多,俨然是一种机关了。

于是定期颁发国防委任状及活动经费。命令一些部下到某某地点发难,一面又到使署报告说:“探得大批‘乱党’将在某日某时由某车站出发,到某地举事。只是该‘乱党’被捉获后,一定会诬陷洪某,请长官多加注意。”

使署负责人笑着说:“你是本署的工作人员,哪有误入党徒的道理,即使他们诬陷你,我也不相信。”便按期密派军警守候,果然捕获了许多人证。一经刑讯(按:过去军法官审讯党人时经常用酷刑),果然供认是洪涛指使,法官大怒,认为是诬陷,就施以重刑,党人忍受不住,便又重新供认是某某著名的党的领袖所指使,法官才相信。而谋乱的罪名也就定下来了。过不了几天,这些人就在西炮台被处死了。

洪涛在暗地里已领了重赏。在党部前,却假装为被捕者哀悼,出一点钱为死者祭奠,并对部下说:“某某等为国捐躯,本可受到敬仰。可惜在受刑时,意志不坚定,把情况全都供了出来,以致破坏了我们的整体活动,不能称为烈士。”下属听了以后,都慷慨发誓说:“以后失败,即使死了,也不牵累大局。”洪涛暗自高兴。

没过一个月,又派了一些人出发,而仍然秘密地报告使署去逮捕他们。审讯时,果然没供出洪涛。于是,这些人的生命又为洪涛换了许多奖赏。这样的恶剧,连续演出了三四幕,都没有被揭破,而洪涛口袋里的金钱已经很多了。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洪涛用阴谋诬陷残害别人换取赏钱,而别人也请他入瓮。他的心腹党羽藩某,因和洪涛分肥不均,常想报复他。

这年七月,洪涛派张鸿发、赵起胜、李某等,携带党证、国防委任状等,到镇江策动军队,这次出发和从前大不一样。因为驻守镇江的军队是过去徐宝山部下的第七十五混成旅,中下层军官多为第九师的人,联系并不难,万一成功,洪涛就可捉到大人物了。因此秘密进行此事,没有报告使署。

不料与他有怨恨的藩某,竟把这件事密报给长江巡阅使署驻沪侦缉长林世丰,林便转报使署。使署的人还半信半疑,姑且派军队等候在交通要道,果然捉到了人证,连夜押送到使署进行严厉审讯。开始还不肯说实话,施以酷刑,才一一供认不讳。

当时就由使署照会法国巡捕房,查抄法租界洪涛的机关部。搜出许多裁赃诬人证据,法巡捕房将洪拘捕押解到办公的地方预审,这时,国人都知道了洪涛陷害同志的阴谋,仇恨入骨,就让被害人的家属分头到使署办公处控告,过去洪涛机关部的党人还搜集了诱害党人的亲笔证据,用匿名信,寄到法国巡捕房。法国领事调查了洪涛贪功害人的罪状属实。引渡到使署,就将洪涛审讯法办(法国巡捕办公处向来遇有华官索取党人的案件,没有轻易答应引渡的,现在惨无人道的洪涛,实为世上的人所共弃,因此,法国领事也恶之)。

押解到使署后,受尽了以前那些被害人所受的酷刑,便将屡次害人的惨剧一一供出。使署认为,洪涛残杀人命过多,冒功领赏,案情重大,应当将截获的人犯(旧时泛指某一案件中的被告或牵连在内的人)一起押解到省署审核。不久,就在南京的雨花台把他们都杀死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著作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发,侵权必究】

1 阅读:58

纪实文学百家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