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兴衰历程宛如一场不断演绎的经典剧集,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弦。许多观众仍清晰记得,在深夜重播的老剧中,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动人的角色,如璀璨星辰般点缀着我们的青春记忆。然而,曾经如日中天的电视帝国,为何在近几年频频遭遇收视危机?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呢?

自1967年创立以来,TVB作为香港第一家无线电视台,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造星工厂,培育出了无数闪耀娱乐圈的巨星,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皆是从这里崭露头角。在其黄金年代,TVB年产剧集高达1200小时,其影响力覆盖全球3亿华人观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辐射力。

通过包薪艺人制度和专业艺员训练班,TVB一方面为艺人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培养出了多位实力派演员,为其文化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年的《上海滩》和《创世纪》等剧集,更是凭借其精彩的剧情和精湛的演绎,奠定了TVB在华语电视剧领域的霸主地位。

然而,自2001年起,TVB开始步入一个充满挑战的新时期。收视率如同坐过山车般逐年滑落,相较于2010年的高峰,竟下滑了42%,其发展轨迹宛如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宫斗剧。2003年播出的《金枝欲孽》,虽在当时引发了一阵收视狂欢,但狂欢过后,观众口味的悄然变化与人才断代问题却接踵而至。面对内地85后演员的强势崛起,TVB的新生代艺人却难以与之抗衡,逐渐力不从心,进而导致了大量观众的流失。

例如曾与林峯齐名的TVB五小生陈键锋,从被赞颜值碾压黄宗泽的帅气担当,到考取8项专业证书的斜杠大叔,这位消失6年的男星,用自身经历证明,人生的下半场,精彩才刚刚拉开帷幕。

4月3日,TVB总经理(节目内容营运)曾志伟针对老戏骨鲁振顺提出收入大减、诉求公平对待一事作出回应,这一事件再次将TVB艺人的生存状况推到了公众视野的聚光灯下。

曾志伟回应:行业规律与TVB的努力
曾志伟表示,艺人行业本就遵循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规律,TVB在挽留旧人方面已然竭尽全力。他提到,没有艺人能永远活跃在荧幕之上,希望TVB能陪伴艺人共同成长,若艺人觉得有离开的必要,也可自由做出选择。这种回应,既体现了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也从侧面反映出TVB在艺人发展规划上的态度。

多位艺人的别样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TVB艺人纷纷开启了别样的职业路径。
摆摊创业
42岁的香港女星陈思齐,这位曾在《学警出更》《迎妻接福》等多部剧集中有着出色表现,被亲切称为“TVB御用丫鬟”的演员,于今年3月31日在短视频账号上郑重宣布,决定在佛山摆摊卖鸡爪。

同样,因在《同事三分亲》中成功饰演刘定英而被大众熟知的梁珈咏,近日也在个人社交平台透露,自己正在某商场摆摊售卖首饰及小物品。
开拓新领域
41岁的TVB演员沈震轩则多次被网友偶遇开网约车。他回应称并非转行,驾驶只是他解压的一种方式,这两年他一直在不断尝试开拓新赛道。这种方式既让他在忙碌的演艺事业之余找到了放松途径,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探索出更多可能性。

兼职过渡
在TVB出演过《爱回家》的梁茵,选择在香港九龙湾的一家餐厅担任服务员。她也曾参演《十二传说》《金宵大厦》等电视剧,如今这一选择或许是为了在演艺工作的间隙维持生活,亦或是体验不同的人生。
去年,52岁的资深绿叶演员戴耀明被发现于茶餐厅当服务员,负责下单、擦桌、洗碗、倒垃圾等工作。他回应称并非转型,因演员工作不稳定且近期无戏可拍,所以前来实习。他还在社交平台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尝试不同事物并无不妥。

这些TVB艺人在面对行业变化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做出选择,无论是坚守演艺事业,还是拓展新的职业方向,都反映出在娱乐行业不断变迁的当下,艺人们积极应对生活与事业挑战的坚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