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出色的将领当中,都有着许多形形色色的有趣的故事,比如大将陈赓曾经为发妻守节三年,又或者许世友将军醉酒调解红军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纠纷,不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要数朱德元帅的两个绯闻女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46561d06836d0cdd257317cb7ef9e2.jpg)
要是说起朱德元帅的话,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高大威猛、不苟言笑的军人风范,作为我军的楷模,朱德元帅一贯是我军的标杆,只不过人的名树的影,朱德元帅名声在外自然会引来不少慕名追随的人,其中以为更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记者。
朱德元帅的绯闻女友1937年我国著名的作家丁玲来到延安,想要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者发表一些文章,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从美国远道而来的记者史沫特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2e246667bacc5a1de7a7af062d75a9.jpg)
要知道这两人可是国内响当当的人物,一位是闻名于世的女作家,一位是为中国贡献力量的国际友人,为了能够好好款待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党中央便专门委派朱老总来接待。
得知能够得到朱老总的款待和照顾,这让丁玲和史沫特莱都感到十分的荣幸,于是两人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向朱老总发出了提问,甚至到最后还萌生出了要给朱老总刻写人物传记的想法。
对于两人的热情询问,朱老总也是来者不拒,一一为她们答疑解惑,并且还专门抽出时间来与她们进行亲切的交谈,由于史沫特莱的中国话不是十分的流利,所以她和朱德元帅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夹杂着德语和英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35db48fcca4d422163a9765072baa6.jpg)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周围的战士们总能看到朱老总的周围环绕着两位美女,久而久之竟然传出了这样一个谣言,那就是丁玲看上了朱老总,而且两人正在热恋当中,那么为什么不是史沫特莱呢?或许是因为她是美国人的关系,这才让人自动地将她给过滤了出去。
后来这个说法竟然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都惊动了周总理,其实对于朱老总的生活问题,党组织也是操碎了心,眼见朱老总终于能够走出阴霾,大家都很为他高兴,甚至最后还让周总理前去询问朱老总何时与丁玲结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4b518b9f407bd8da151516f450f612.jpg)
得知此消息的朱老总显然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之后得知谣言后才苦笑道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对此周总理也是不死心,还专门打电话询问了丁玲才知道是一场误会,之后这件事便成了军中的一个笑谈。
只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事传到了史沫特莱的耳朵里后,顿时让这位美国女记者欣喜连连:既然朱老总和丁玲之间不是情侣关系,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就有机会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9e83b81f573250bd257d5935f26c00.jpg)
于是史沫特莱便迫不及待地向朱老总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朱老总也万万没想到,刚澄清一个丁玲,转头又来了一个史沫特莱,不过当时的他一心全都扑到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上,再加上史沫特莱的国际友人的身份,最终朱老总还是这段感情婉拒了。
革命友谊与世长存虽然朱老总婉言拒绝的史沫特莱传递来的爱意,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革命情谊,反而使得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的深厚了起来,尤其是史沫特莱在延安与朱老总朝夕相伴的时间里,更加被朱老总身上的魅力所吸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a0c8990d7103c03d16277727dd4b21.jpg)
平日里的朱老总根本就没有一点的领导架子,不仅在待人接物上彬彬有礼,甚至还会带领战士一起打篮球丰富娱乐活动,虽然他的球技算不上突出,但是和战士打成一片的场面却被紧紧地留在了史沫特莱的心间。
而私下里朱老总也是会像一个兄长一般对待她,尤其是在知道史沫特莱从小家境贫寒,她自己也曾做过苦工,甚至给有钱人家当过侍女之后,更是对他关照有加,久而久之两人的感情便再度升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3f39a069639c82df5b03a67564d177.jpg)
当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史沫特莱更是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不顾朱老总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奔赴作战的前线,甚至她还从马背上跌落了下来,给身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但是为了能够了解最真实的战场,她也是不顾自己伤痛,坚持跟随部队一起行动,这份顽强不屈的毅力感染不少我党战士,直到美国珍珠港被轰炸之后,史沫特莱才不得已返回了美国,在临走之前,她曾对朱老总深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并且表示无论到了哪里啊,两人都是最好的朋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1caa84dd4964cabf50498617523d53.jpg)
回到美国之后的史沫特莱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战争局势,并且不遗余力地在国外发动募捐,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积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只不过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是不允许宣传像朱老总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者,但即便如此,史沫特莱还是坚持完成了自己在中国所经历的故事。
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史沫特莱在得知这样一个情况之后也是欣喜异常,不惜买来一瓶酒来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可随后她便被美国当局监管了起来,之后更是诬陷她是“苏联派来的间谍”,在生活上对她是百般苛待,最后更是被流放到了英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1e16dafcf2caf7eed5ecf78c1f7599.jpg)
在新中国成立的之时,史沫特莱给朱老总书写一封长达万字的书信,在信中她详细地描述了她在离开中国之后的遭遇以及对中国的怀念,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中国的决心。
只可惜她最后没有得偿所愿,1950年5月5日,史沫特莱因为胃癌发作而离开了人世,在临死之际她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全部都留给身在中国的朱老总,或许在她看来,朱老总早已经是这个世界上她唯一的亲人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6f80f21b30afba147513c7a3eff7e6.jpg)
1951年史沫特莱的骨灰被送往了中国,并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当中,朱老总亲自为她题写墓碑:“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参考资料: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 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著. 将军县的红色记忆[M].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徐颖果, 马红旗主撰. 精编美国女性文学史 中文版[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曹世文, 黄季方编著. 美国名人词典[M]. 北京: 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