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1130近防炮,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红海行动》中让来袭火箭弹瞬间灰飞烟灭的那一幕,虽然这仅仅是电影的艺术加工,但给观众视觉冲击非常强。
很多人对这一幕提出了质疑,但个人相信1130近防炮具备这样的实力,这款近防炮射速高达每分钟11000发,开火时看起来相当的暴力,它的对手可是对付2~4马赫速度的超音速导弹,对于区区几枚火箭弹的杀伤力不值一提。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款既暴力、又非常现代化的近防武器。

首先体验一下1130开火的画面,第一感觉火力太猛,第二看着倾泻入海的弹壳,简直有一种“败家子”的感觉。
我国在军舰的近防炮领域发展较晚,但后劲十足,最初是通过引进俄罗斯近防炮,结合我国更强的电子装备技术,发展并装备了730近防炮,测试中发现射速不够高,拦截2倍音速以上的反舰导弹效果不太好(台伪的雄风最大速度达到马赫3),于是又改进推出了1130近防炮。
1130近防炮全称是H/PJ 11-30-11型11管30mm近防炮,全重8.295吨,目前已经大量装备在我国最新生产的002山东舰、055型、052D和054A等军舰上,那么与730近防炮比起来,他都有那些改进呢?

1、提高射速增加拦截效果。
1130近防炮将30mm“加特林”炮管提高到了11根,最高射速达到史无前例的11000发/分,因此被军迷们称为“万发炮”,火力上绝对的世界第一,并将欧美、俄罗斯同类产品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2、侦测能力提高。
我国电子技术也很发达,这也体现在1130近防炮系统中,1130近防炮火控系统包含1部349型跟踪雷达+1个光电红外探测球,貌似雷达与730是同款,而光电红外特测球看起来更小了一些,其侦测能力应该更强。
1130的侦测系统采用的是多通道探测跟踪,一次性能跟踪40个目标左右,并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运转下自行完成对目标的拦截。
雷达+光电球组合探测,不仅能同时跟踪更多的目标,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满足全天候作战的能力。
当雷达被电磁干扰作用下,就可以依靠光电通道完成探测并拦截,如果在夜晚或者战场硝烟太大的影响下,雷达+红外成像也能满足实施拦截。

3、炮弹的杀伤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730近防炮采用的脱壳穿甲弹(APDS)应该是威力有些不足,尤其是现代反舰导弹采用了都是半穿甲战斗部,本身防御就比较强,有可能出现脱壳穿甲弹击中反舰导弹后战斗部继续撞向舰艇的情况。
1130近防炮采用了最新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无论是炮弹飞行稳定性还是杀伤力都比前者更强,带来的效果就是毁伤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

1130近防炮全面加强,先进的火控雷达和光电球组合,让其探测距离远超1130近防炮4公里的射程,而且在智能化的加持下,可以率先发现锁定来袭目标,自动排出拦截顺序和拦截路径,等到目标靠近射程,万发炮就会火蛇吞吐,打出一个又一个的完美弹幕对目标实施拦截,而威力加强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保证对来袭目标有效杀伤。
1130近防炮是我国军舰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后的护身符,因此他必须越暴力越好,这样才能治疗我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你们举得呢?
近防炮的更多推荐内容:
1、舰用近防炮和近程防空导弹,哪个对反舰导弹拦截性能更好?
2、052D型驱逐舰只有前端的近防炮,如果有火箭弹从后方近距离攻击如何防御?
1130近防炮的细节

1130炮出现在阅兵仪式上

1130炮开火看起来很暴力,但枪口是否能安装消焰器呢?
这样暴力的火焰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光电球的探测效果,信号我国解决了发射药的问题,否则还像以前那样帽黑烟,不但看起来不爽,还必将干扰光电球。

11根30毫米口径的转管炮装在笼型桁架内,形状呈六边菱形,而730是4边梯形。

1130型近防炮的顶部检修口盖

跟踪雷达的型号为349型,出厂日期2010年12月,重量好像是680公斤。

1130型近防炮的正式型号为H/PJ11-30-11型11管30毫米舰炮,全重8.295吨,也是2010年12月出厂的。

11根30毫米炮管,相当的有视觉震撼力

这是1130近防炮的跟踪雷达上面的小玩意,估计是校准用。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