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的风骨正气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11-11 13:32:55

作者:胡耿 来源: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

董老的风骨正气

所谓“骨气”,在辞书中有如下解释,一谓“有执守(即遵守、选取之意),不随俗。”(见《辞源》);二谓“有刚强不屈的气质。”(见《辞海》);三谓“有气节、志气。”(见《汉语大词典》)。我们的董老就是一位具有以上多层含义的很有骨气的人。

早在幼年时代,董必武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就受到正直、俭朴、诚实、刚毅等品德的教育。他的父亲董基文,虽然是一位以教书为生的穷秀才,但性格爽直,好打抱不平,在社会上以耿直闻名。他不仅鄙视趋炎附势的人,自己也不因家境清贫,而高攀达官贵族。每逢年节,也不到官府、名门家等处拜访,甚至当官府仰慕董基文的才学,聘任他为县劝学所所长时,他也因为不愿意与官府同流合污,只干了几个月就拂袖而归。他父亲表现出来的这种骨气,对董必武产生了甚为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土之后,在历次革命浪潮的洗礼中,董必武的骨气在方方面面得到充分的展现。本文只从他几个不同的侧面,谈谈董必武表现出来的骨气。

在对待传统习惯上,他有敢于向世俗挑战的勇气和骨气。

董老一向对功名看得很淡,1903年,他在黄州府试中考中了秀才,这在封建社会是获得功名、进入仕途的开始,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按照黄安世俗的传统习惯,考中秀才的人回到县里,乡亲邻里不仅要在县城东门放鞭炮迎接,还要送礼祝贺。而考中秀才一家则要大摆宴席,请客谢礼。然而董必武却认为中了秀才“没有什么了不起”,他置这种传统习俗于不顾,故意悄悄地绕道回到家中,还要父亲既不请客,也不收礼。

董必武这种敢于向传统陋习挑战的精神,不要说是在乡约族规极为严酷的封建社会,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敢于向世俗挑战的勇气,没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骨气,是很难做到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男人头上留的辫子,按照清朝的规定,谁要是剪掉头上的辫子,谁就是反对朝廷,就有被杀头的危险。而董老却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就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头上的辫子剪了下来。这一行动,不仅表达了他参加革命的决心,更是表达了他要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不怕当朝官府砍头的革命骨气。

在面对敌人的监禁上,董必武表现出他那大义凛然、刚强不屈的骨气。

董老参加辛亥革命之后,先后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并多次谒见了孙中山。1912年春,由于袁世凯篡国,孙中山被迫辞去总统职务,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1915年5月,窃国大盗袁世凯欲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同年6月,正在日本的董必武,受孙中山的派遣,和张国恩一起回国策动军阀军队反袁。董老秘密抵达武汉后,即与驻武汉南湖炮兵团团长、革命党人李愈久谋商策动军队反袁之事。谁知,当董必武等人一回国,就被密探盯哨跟踪,处境十分危险。为了摆脱密探的跟踪,他暗暗地潜回黄安县城,并以替教书的四叔代课为掩护,待机活动。那知不久因叛徒告密,被黄安县反动知事王立廷逮捕入狱,囚禁于黄安监狱达三个月之久。在此期间,黄安县署反复威逼董必武要他承认是“奉乱党头子孙中山之命回鄂,负责串通驻扎在武昌南湖炮兵团起事造反,反对袁大总统称帝。”并准备以此罪名解押省府法办。当此杀身之祸在即,性命危在旦夕的时刻,董必武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始终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严词批驳、使敌人始终抓不到董必武活动的确实把柄,加上地方知名人士四方营救,为董必武出狱担保,才让王立廷答应将董保释出狱,但又规定董必武出狱之后不许离开县城一步。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密令全国地方官吏加紧监视和镇压革命党人,董必武再次以上述罪名,被黄安县知事王立廷第二次逮捕入狱。后因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一命呜呼,董必武才得以出狱。这两次监狱生活,董必武在敌人淫威面前,始终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应有的骨气。

在面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统治上,董必武的骨气,又表现在他那临危不惧和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上。

从1937年到1947年,董老在国民党统治区,整整战斗了10年。在这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无时无刻不是处于白色恐怖的威胁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敌特抓去坐牢、拷打,乃至牺牲的危险。特别是1946年11月,国共和谈彻底破裂之后,周恩来奉命返回延安,中共代表团驻南京、上海办事处的同志,由董老率领,继续战斗在虎狼窝里。董必武走到哪里,国民党的特务就跟踪盯梢在哪里。

1947年2月的一天夜晚,董老的汽车开进上海代表团驻地马思南路,汽车刚一停下,几个便衣特务就围了上来,蛮横无理地说:“你们被监视了!”董老鄙视地扫了特务们一眼,气愤地将帽子一摘,厉声喝道:“闪开,我们要进去!”然后径直走进小楼。第二天清晨,当办事处的同志们起床一看,才发现包围办事处的不光有特务、警察,还有荷枪实弹的宪兵。这就意味着办事处已被国民党包围软禁。面对这一严重局面,董老立即提议召开党支部大会,对办事处全体人员再次进行革命气节教育。董老在分析形势以后说:“我们要坚持革命气节,宁死不向敌人屈服,不泄漏党的任何机密,同敌人斗争到底。”同时带头与敌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当记者打电话到办事处询问情况,敌特不让我方人员接电话时,董老怒斥道:“我是中共代表团的代表,是同你们蒋委员长谈判来的。你们这些人有什么权力不让我们同记者接触?”特务被质问得理屈词穷,只好同意我方人员接电话。董老则借机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阴谋,让记者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共代表团披国民党反动派包围监禁之事,使我方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终于在1947年3月7日,胜利地返回延安。

来源:荆楚日报

编辑:李祯

责编:高文凤

审核:林峰 范启悠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