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论上,实在与可能性是对立概念,这是形式逻辑的对立,是小逻辑的对立,在大逻辑上并不对立。我们习惯了形式逻辑,习惯了小
禅宗有独到的理解,A分为性和相二部分,即本性与表象二部分,相是变化的,性是不变的。这是一个哲学命题,追求真谛的物理学家喜
老子修道开始于虚极静笃,悟到“复命曰常”。这里的“命”就是确定性,“常”是与命相对的非确定性,这里首次提出确定性与非确定
量子纠缠是量子世界最奇异的现象,已经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两个遥远的纠缠粒子(同源粒子),当观测其中一个A(ALICE爱丽丝
1=1(或A=A)是一切宏观世界的数学法则,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中就表现为同一律。形式逻辑之称为形式逻辑,就是抽取掉一切
观测量是特征态,未观测量是本征态。泥巴显示泥牛泥马的形态都是特征态,泥巴是本征态。泥巴只是一个比喻,不可执着看。本征态
1954年4月14日,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了人生的最后一场演讲。在谈到观测改变物理实在的量子论时,爱因斯坦问学生:
量子力学是依据波粒二象性建立起来的,二象性就是叠加态。在世人的思维中,“二选一”(对立二者选其一)是基本模式,二象性是“
“牛生牛马生马”是世人的基本常识,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小学教科书则表达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人提出反驳。其实二者背
老子知道,形是世人认识的立足点,没有形则认识无法前行。人具有认识功能(知),但只能认识有形,不能认识无形。道家大宗师庄子
【1】薛定谔的猫与老子的牛薛定谔的猫在量子力学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一只不同寻常的猫,是死活叠加态的“神猫”。薛定谔
论旨:本论是延续卡普拉《物理学之“道”》对量子物理和东方道学二者关系的探索,并尝试探索物理学家普遍关心的物理学的这些基础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