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有墨香
  • 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

    太平天国文书避讳制度的形成在太平天国起义准备时期,拜上帝会为了保密或故示神秘,使用了一些隐语。其中如“三星”“禾王”“禾

    2024-10-14 16:32
  • 唐代奇书《碧落碑》

    碧落碑拓本山西晋南新绛县(古称绛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绛县城中心的龙兴寺,拾阶而上,迎面仰视,一古塔巍然屹立。在宝

    2024-10-13 17:20
  • 台北故宫所藏的巨幅书画

    如果单以画的大小来论,与北京故宫相比,台北故宫“石渠”书画特多大轴中堂。这是因为目前大陆的遗存,绝大多数是被末代皇帝溥仪

    2024-10-13 17:27
  • 为什么熟读这部经典的人都很厉害!

    壹南怀瑾、梁启超:读《左传》两大好处!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我常说,读《春秋左传》,就可以了解现在这个时代,现在就是春秋

    2024-10-13 17:21
  • 乾嘉时期的一种学术时尚

    乾隆五十三年至嘉庆二年,毕沅任湖广总督,檄访三楚金石拓本,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是他的幕僚严观和马绍基。在探访考索三楚金石的

    2024-10-13 17:24
  • 礼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人们常把“礼”与“俗”合起来称“礼俗”,可见礼与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给《仪礼》《周礼》《礼记》等作注

    2024-10-13 17:08
  • 《装馀偶记》撰人考

    清代康熙年间《装馀偶记》抄本著录历代书画碑帖名迹数百件,可惜撰写者并未留名。从其所著录书画的流传经历为切入点,考订其作者

    2024-10-12 08:56
  • 清朝最奇特的文字狱——《大义觉迷录》成书前后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一些死抱“华夷之辨”的士大夫,在著作中处处表露憎恨清廷、思念明朝的思想感情。康熙时期的浙江“东海夫子”

    2024-10-12 08:48
  • 揭秘中国文物流失经历的四次浪潮

    数量惊人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非法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

    2024-10-12 08:48
  • 读书的姿势

    读书是讲究姿势的。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

    2024-10-12 08:48
  •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本杂志。

    从校园到工作,关于这本杂志的许多记忆,都让人感动到破防。2021年11月,读者杂志社,悄悄把价值50万元的图书、杂志送往

    2024-10-11 09:14
  • 从江左世局到乡里豪族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陈朝很难引起后人特别的注意。自然,唯一完整传世的陈代史籍——《陈书》,虽列身二十四史之一,但其篇

    2024-10-11 09:15
  • 赵学敏与《串雅内外编》

    赵学敏(约1719~1805年),清代著名医药学家,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业儒,博览群书。尤喜医著本

    2024-10-10 09:39
  • 欧阳询《离骚帖》辨伪

    明人董其昌《戏鸿堂法书》卷五收有欧阳询楷书《离骚》,凡一百八十八行。后来,用大斋主人施叔灏翻刻时,于其所增之目录中标明“

    2024-10-10 09:36
  • 美国所藏闽刻文献掠影

    福建从宋到清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刻书中心。一千多年来,闽刻文献在推动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都有突出的历史

    2024-10-10 09:40
  • 一部宋朝的“反腐巨著”,让梁思成倾尽毕生精力去研究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和营造学社的成员,自带行李,背着测量仪器,辗转15省200余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

    2024-10-10 09:37
  •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孟子》

    身处信息高度膨胀的时代,获取信息变得容易,选择获取什么信息则变得困难。生活丰富多彩,精力稀缺宝贵,如果不是恰好对东周历史

    2024-10-10 09:36
  • 古法书的真迹本和临摹本

    书法能看到真迹再好不过,但保存至今的真迹却极其稀少。宋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卷四写到:『《画品》云:古画尤重纸上者。言纸得

    2024-10-09 08:38
  • 阅读与回忆

    阅读之道,在于使人充实,在于使人明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2024-10-09 08:36
  • 陶渊明诗文集《陶靖节集》

    《陶靖节集》,十卷,东晋陶渊明著。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

    2024-10-09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