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散文
  • 王璐:故乡的夏天

    故乡的夏天--新作品--中国作家网走进故乡,就像走进了另一个季节。舒适、凉爽、绿色,共同构成了故乡七月的代名词。从南方人

    2022-06-17 21:19
  • 李显坤:情炽火焰山

    情炽火焰山--新作品--中国作家网火焰山真是名不虚传,酷热令人难当。杨教授自北京来,我陪他来火焰山。一大早从克拉玛依出发

    2022-06-17 21:16
  • 梁衡:贵州散记

    贵州散记--新作品--中国作家网石头上的云中草原贵州的风景有三个可看之处。一是地下的溶洞,以安顺的织金洞为代表;二是山顶

    2022-06-17 21:13
  • 叶梅:大江小河

    那条河叫神农溪,一听就是从高高的神农架流淌下来的,是那位伟大的祖先洒下的生动甘甜的水,又仿佛是他的孩子,从他宽阔的胸前一

    2022-06-17 21:07
  • 韩浩月:我写高考作文

    我写高考作文--新作品--中国作家网今年高考第一天,看到莫言发表了一篇《陪女儿高考》的文章,十分详细地记录了他在高考日作

    2022-06-17 20:59
  • 詹文格:大雨倾城

    大雨倾城--新作品--中国作家网独往地坛,不是去看风景,是去看一个人。车抵安定门外大街,天降大雨,乌云压城,雨点像子弹穿

    2022-06-17 20:57
  • 葛水平:品味晋城

    品味晋城--新作品--中国作家网晋城,古称泽州,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太行山最南部、晋豫两省交界之处。古时,是三晋通向中原的

    2022-06-17 20:53
  • 解寇:去扬州

    去扬州--新作品--中国作家网p class="imgbox"img src="https://mp.dayu.com/

    2022-06-17 20:49
  • 李耀岗:麦村

    麦村--新作品--中国作家网村子以产麦为主,围绕村庄的田地都种着冬小麦。冬天,麦苗青青,初夏,穗秆泛黄,麦子在村子里始终

    2022-06-17 20:43
  • 杨献平:作为甘州的张掖

    《江南》2022年第3期|杨献平:丝路向西,从张掖到玉门关(节选)--新作品--中国作家网西汉时代开辟的疆域,意思是“张

    2022-06-17 20:40
  • ​​陈仓:石岐河

    我是天黑以后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中山的。清早起来一出门,就看到一条清澈的江,从市中心微微荡漾着穿过,我的心也随之荡

    2022-06-15 22:21
  • 傅菲:水牛的世间

    东生养过拉姑三代水牛。水牛走过的路,就是他所走的路。或者说,他的路是由水牛代替走的。他十五岁,他便养牛了。他从村中学退学

    2022-06-15 22:16
  • 王剑冰:肇庆

    有时你会把端砚的“砚”,想成艳丽的“艳”,那一方方不尽相同的砚,怎么都那么艳丽无比。那是石头的艳丽,雕刻的艳丽,构思的艳

    2022-06-15 22:13
  • 孙剑波:青山何处藏义骨

    背倚梁山,俯瞰黄河。司马迁生前命途坎坷,身陷囹圄,遭受宫刑,铁窗萤火,写下不朽史学巨著;死后这座阴宅倒是十分体面。墓祠四

    2022-06-15 22:09
  • 刘雪韬:我开始在傍晚时数数

    在一个晴朗的傍晚,我逐渐地习惯了不需用借助柔和的灯光看书,过道里的声音依旧喧闹,但却不能影响我了。我试着观察一盆绿色的多

    2022-06-15 22:06
  • 钟雨荻:针线无端

    旧时女子,大多拥有一手好针线。从极幼时开始,她们便在各自母亲的循循善诱下拿起了针、捻起了线。这副针线,最初和母亲一样,属

    2022-06-15 22:03
  • 村里还有一座木屋

    木屋在宁远乡间是常见的。勒桑里有木屋,段家有木屋,东干脚也有木屋。木屋有一个共同的样子:黒瓦木板墙。黒瓦是一样的,如一层

    2022-06-15 22:00
  • 我的经史子集

    自幼受家父家教影响,乐于读书、买书、藏书。在那个物质贫乏年代,书香带给我们丰富的精神生活。回想个人藏书经历,兴味无穷。这

    2022-06-15 21:57
  • 一城潜山万笏秀

    说起来,潜山城似乎是为天柱山而生的。不然,它为什么叫潜山呢?潜山历史上属皖国,它做过庐江府,做过舒州治所,还叫过梅城……

    2022-06-15 21:52
  • 清风:​母亲今年九十七

    在我住的宿舍小区里,母亲称得上是一位明星,不是因为有什么艺术特长,而是因为长寿且健康。母亲生于1926年3月10日(农历

    2022-06-14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