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好酒的文人不在少数,诗仙李白自称“酒中仙”,且常在尽兴饮酒后挥笔作诗,酒醉不醒后席地而卧。作为李白的“小粉丝”,杜甫和白居易也都好酒,他们不仅仰慕李白的才华,就连李白喜欢的酒也会特意找来研究一番,俨然一副职业追星选手的姿态。宋代天才女词人李清照也酷爱喝酒,曾独自泛舟到荷塘,最后写了闻名于世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人活于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开心,无论是潇洒肆意地过这一生,还是努力上进过这一生,都有其道理且各有利弊,旁人无权置喙1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也是一位好酒的文人,他流传于世的作品不多,但作品极具代表性,深刻反映了魏晋时期动荡、颓废、消极的社会风气,同时又从侧面展示了当时文人的洒脱与随意。此人堪称史上第一酒鬼,被妻子推进酒缸中,三天后居然把酒喝光了。
刘伶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但他相对不太起眼。阮籍、嵇康的名气比较大,嵇康“身长八尺,风姿特秀”,大帅哥一枚;刘伶身高不足五尺,换算到现代,就是不足一米五,而且相貌平平。不过在当时的名士里,刘伶的“狂”却是出了名的。
他的“狂”跟爱喝酒离不了关系。刘伶嗜酒如命,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酒喝,没有酒对他而言,就像现代人手机没有电一样,毫无安全感。《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曾经在建威将军王戎手下做了个参军,同僚都陆续往上升了,只有刘伶个性耿直,被罢了官。
曾经有一个典故,刘伶常常坐着鹿车,随身携带一壶酒,令人在车后扛着一把铁锹,告诉这个跟着的人,自己要是醉死在哪里,就在哪里将他埋葬了。从此他就跟酒离不开了,他可以说是整天都在喝酒,一天不喝就心里难受,他的妻子却认为喝酒误事,更何况他天天都是醉醺醺的,那还不是一整天都耽误事情,就不太乐意让刘伶这样天天喝酒,他的妻子见状,便劝他戒酒,刘伶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地饮酒。
一次,刘伶的妻子刚刚将酿好的酒密封,刘伶便要解衣醉酒,谈天吐地,可妻子表示酒还没好,需等到酒熟,才能品酒之醇烈,之甘饴,无奈之下,刘伶只好放弃,选择等待这玉露琼浆的成熟。
酒熟之后,还未等妻子提醒,刘伶便急忙揭开酒盖,想要一饮而尽,妻子不免气愤,便直接将他推进了酒缸之中,迅速盖上了盖子。
“这回叫你喝个够”,这既是愤懑,又是无奈,妻子一方面十分理解刘伶的内心苦闷,但同时,她更加关心丈夫的身体和精神,在左右权衡和一时冲动的刺激下,突作奇事,以宣泄自己之心火。
可事情却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三天的时间悄然过去,缸中既无挣扎,也未呼救,取而代之的是沉寂和平静,这使得妻子顿感害怕,她急忙打开密封,但事情陡然反转,缸中并不是溺死的刘伶,而是已然将缸中酒喝尽的醉意酒鬼。
他垂头歪坐,扶壁斜倚,脚踩酒糟,一幅众生无烦,我自好不快活的状态,既没有昏迷,也没有受伤,只有那酩酊的躯体仍在晃荡。妻子一方面心跳放缓,却又是哭笑不得,自此,她任凭刘伶大醉而不顾,放任酒鬼自由行,终是安稳一生。
天生酒鬼,这样的遭遇已然印证了这一切,在毫无防范之下,被妻子推入缸中,非溺毙却将酒做佳肴,一饮而尽,刘伶早已在身体和精神上达到了自身的高峰,无为而,躲匿灭无踪。
虽然远离了政坛的纷争和报效国家的慷慨热情,以酒为乐,友人四邻依然是逍遥异常,一代酒鬼纵横出世,饮酒三日命不绝,坛空肚满忘忧愁,这是刘伶的醉,这也是竹林七贤们在历史背景下的结局和命运,不敢卑微,不会随波逐流。
刘伶的一生嗜酒如命,他也是因为喜爱喝酒而出名的。非常戏剧的是,这样一个爱喝酒的人竟然活到了80岁,在古代算是比较长的寿命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喝酒是有好处的,也许他并不想喝酒,只是身处在那个时代身不由己罢了。